-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耳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耳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西医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住院患者
一、耳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 耳眩晕(ICD10:BRE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SD)(ICD10:H81.10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标准:
(2)西医诊断标准:以旋转性眩晕为主要症状,目闭难睁,伴眩晕多在翻身、起卧、低头抬头时发作,持续时间小于1分钟,眩晕时无耳鸣及耳聋,伴有恶心呕吐,神志清楚,无肢体麻木、无构音障碍、无饮水呛咳等不适,发病诱因常有疲劳、思虑过度、情绪波动等;鼓膜检查多无异常表现,行耳石诱发实验阳性。
2、证候诊断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耳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常见证候:
肝阳上亢证
痰湿中阻证
瘀血阻络证
气血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耳鼻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耳眩晕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耳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按标准确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能配合研究治疗者。
2、年龄6~80岁,病程不限。
3、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住院检查项目
1、必须的常规检查项目
(1)专科常规检查;
(2)纯音听阈测听检查;
(3)声导抗检查;
(4)双温实验(心脏病及脑血管病急性期禁忌)视动检查,SRM-Ⅳ眩晕诊疗系统检测
(5)入院全身情况评估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乙肝五项 离子1、离子2 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及影像学检查(CT/MR)等检查。
(八)治疗方法
1、证候诊治
(1) 肝阳上亢型
症状表现: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头胀脑鸣,心烦易怒,口苦口干,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治法:平肝潜阳、熄风定眩,方药:自拟平肝定眩汤:天麻10~15g,夏枯草10~15g,生牡蛎30~40g,黄芩10—15g,栀子lOg,旋覆花lOg,白芍10~15g,钩藤15~20g,石决明30g,川牛膝15~20g,泽泻40g,生薏苡仁30g,荷叶10~15g,用法: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2) 痰湿中阻型
症状表现:头晕目眩,旋转不定,肢体困倦,头重如蒙,口中黏腻,舌质淡,舌体胖大,边缘齿痕,苔白腻或水滑,脉濡、滑、数。治法:化痰开窍,利湿和胃,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平胃散加减:半夏12g,生白术10~15g,天麻10~15g,茯苓15~20g,泽泻40g,陈皮10g,厚朴10g,苍术9~12g,竹茹6~lOg,枳实10g,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5枚。用法:水煎服,1付/d。
(3 )瘀血阻络型
症状表现:头晕伴头痛,病史较长,或有头部外伤史,面色晦黯,渴不欲饮,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治法:活血化瘀,通络定眩。方药:自拟通络定眩汤:川芎10~15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15g,羌活9~12g,生地20~30g,枳实10g,生薏苡仁20~30g,菖蒲10~12g,川牛膝15~20g,桔梗lOg。用法:水煎服,1付/d
(4) 气血亏虚型
症状表现: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失眠健忘或兼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形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或少苔,脉沉、细、弱。治法:补气养血,益脑定眩,方药:自拟防眩汤:黄芪20~30g,党参15~20g,炒白术10~15g,茯苓10~15g,山萸肉10~15g,当归10~15g,葛根10-15g,升麻6~10g,熟地20—30g,远志10~12g,枸杞子10~15g,菟丝子lO~15g,川牛膝15~20g,甘草6~lOg。用法:水煎服,l付/d。
2、全自动化耳石复位治疗 SRM - Ⅳ 型前庭功能诊疗系统主要由座椅、操作台、眼罩等组成,座椅可以水平或垂直方向旋转。眼罩内装有无线红外摄像头,拍摄旋转刺激过程中受试者眼球的运动,并将其显示在电脑屏幕上。所有患者均在该系统上进行Dix — Hallpik 试验和滚转试验根据眼震情况给予复位。
3、其他特色疗法
3.1针灸治疗
对于病情较急的患者,表现为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在排除其他危急重症的前提下先采用针灸治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