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高三寒假作业地理(九)含答案
高三地理寒假作业(九)
选择题
下图中AN、BN点属于两条相对的经线,N点为北极点,BC处于昼半球,且C正好是晨昏圈与某一纬线的切点,图中数据为纬度。读图回答1—3题。
1.若C点所在经线为30°W,则北京时间为
A.12时 B.10时 C.14时 D.9时44分
2.此时,图中范围能看到太阳位于正北方向的是
A.C与N之间 B.N与D之间 C.B与D之间 D.B与D之间,C与N之间
3.此时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A.长江中下游阴雨连绵 B.塔里木河正处于枯水期
C.美国“硅谷”温和多雨 D.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4.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A.水源 B.地形
C.光照 D.土壤
5.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土壤
6.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A.太阳能、水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石油 D.水能、天然气
7.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多年来定西人总结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还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甲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如下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塑料大棚农业是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农业的发展,被改造的自然环境因素最主要的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土壤
9.该治理开发模式的优势是
①延长了生产链 ②增加了农民收入
③保持水土 ④改善局部气候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读“河西走廊自然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该地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①气象灾害少 ②水源较丰富 ③热量充足,一年两熟 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1.该地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酸雨危害
A.ab B.ac C.cd D.bc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图中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该湖泊面积变化的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
A.利用RS技术 B.利用GPS技术
C.利用GIS技术 D.实地考察
13.图中乙、丙、丁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二.综合题
14.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的地形类型为:____________。
(2)根据气候资料,描述该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季节特征。
(3)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4)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
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
15.下图为第聂伯河水系示意图。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80年代,图示区域国家重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修建大小水库14座。1955年前春汛径流量占年内全部径流量的61%,夏季流量占24%,冬季只有15%;20世纪80年代后,春汛径流量占38%,夏季径流量占32%,冬季径流量占30%。第聂伯河通航里程达5000多公里,黑海沿岸有优良港口,乌克兰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出口国。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第聂伯河以基辅为界分上第聂伯河和下第聂伯河,据图推测该河径流总量主要自于哪个河段?并说明依据。
(2)说明第聂伯河不同年代径流季节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3)判断乌克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农业发展的优势气候条件。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云南省区域图。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据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梯田规模的宏大,绵延整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