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1第9周教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三章第二节幼儿感知觉发展及其观察力培养.doc

2015-2016-1第9周教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三章第二节幼儿感知觉发展及其观察力培养.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1第9周教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三章第二节幼儿感知觉发展及其观察力培养

授课教师 林珊 学科(专业) 心理健康 授课班级 15幼教 教学课题 第二节 幼儿感知觉发展及其观察力培养 授课时间 2015 年 10月26日 第9 周星期 一 第1节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幼儿感觉、知觉发展的特点 掌握幼儿观察能力发展的特点 3、理解掌握并能掌握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 1、认识幼儿感觉、知觉发展的特点 2、掌握幼儿观察能力发展的特点 教学难点 1、认识幼儿感觉、知觉发展的特点 2、掌握幼儿观察能力发展的特点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体验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内容。本节课来学习幼儿感知觉发展及其观察力培养。 二、新课讲授 幼儿感知觉发展 感知觉是最基本的认知方式,它出现早、发展快。 (一)幼儿的几种感觉发展 1、视觉 (1)视觉敏锐度 是衡量视觉发展优劣的指标,是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也就是一个人眼睛能正确分辨的物体的最小维度,即一般所谓的视力。 教师和家长需要注意的: 依据幼儿期儿童视觉敏度发展的特点,在工作中制作教具和图片时文字图片画的要大些。教室的采光要充足,儿童离黑板和屏幕之间的距离要合适。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看东西姿势。 (2)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据研究,最初的颜色视觉在出生后头3个月即已出现。 新生儿——区别红与白 3个月——区别灰色与彩色 2-3岁——先掌握红黄,再掌握绿蓝 4岁——能把颜色和名称联系起来 注意: ☆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更主要在于颜色视觉与掌握颜色名称的联系。 ☆学龄初期儿童的颜色视觉,伴随教学活动的进行而获得显著发展,女孩比男孩一般要好一些。 ☆教师要指导幼儿掌握明确的颜色名称;通过近似色的对比指导幼儿辨色; ☆使幼儿多接触各种颜色,并经常教育幼儿做精确的辨认。 颜色视觉的障碍:色盲和色弱。 色盲:不能正确分辨颜色。 色弱:辨别颜色的能力较弱,迟钝活需要反复才能辨认出来。 2、听觉 ■胎儿就能有听觉 ■新生儿就具有听觉反应 ■3个月才能寻找声源 ■3~4个月能对音乐表现出愉快 ■婴儿对母亲的声音有特殊的反应 ★幼儿辨别语音的能力在日常语言交际过程中发展很快。 中班幼儿可以辨别语言中的细小差别。 大班幼儿基本能够辨别本民族语言中包含的各种语音。 注意: ■预防中耳炎的发生。 ■注意对孩子进行听觉训练。 ■不要给幼儿听耳塞。 3、触觉 ■触觉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须具有的另一种重要感觉。 ■触觉是父母和婴儿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基本途径。 ■触觉的敏感性保证了儿童对环境做出回应。 ■一个人出生之后就具有了绝对感受性,如对软硬、轻重、粗细等的辨别。 幼儿触觉的发展: 口腔探索 →手的探索 → 眼手协调探索 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有触觉反应,天生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防御反射、抓握反射等等,都可以说是触觉的表现。 4、味觉和嗅觉 ◇所有婴儿生来就具有能让其看护着知晓其味觉偏好的能力。 甜 → 面肌肉放松 酸 → 撅起嘴 苦 → 嘴张成拱状 ◇新生儿对有些事物的气味做出的反应与成人很相似。 (二)幼儿两种重要知觉的发展 1、空间知觉 包括对方位距离(或深度)、形状、大小等的辨别,它需要由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感觉分析器联合活动才能逐步形成。 (1)方位知觉 是指对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的知觉。幼儿辨别方位空间大致从是以自身为中心,向以客体为中心过渡。教师在舞蹈、体育等活动中要做镜面示范。 上下(3岁)→前后(4岁)→左右(5岁)→都能辨别,但左右相对性困难(6岁)→以他人为中心的左右辨别(7岁) (2)形状知觉 就是对物体的几何形状的知觉,它依靠运动觉和视觉的协同活动。儿童由易到难掌握的几何图形依次是: (3)深度知觉与距离知觉 是指一个人判定物体与物体之间以及物体与人之间距离的一种能力。它有助于婴幼儿防止撞到家具上或者跌下楼梯。 儿童能分辨熟悉的物体和场所的远近,但对广阔的空间距离,不能正确认识。不懂透视的原理,在绘画时,不能把实物的距离、位置、大小正确表现出来。 视崖实验 2、时间知觉 是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应。比时空间更为抽象,要借助于中介物。 ◇时间知觉是儿童通过与其生活关系密切并重复发生的实际活动逐渐形成的。 ◇幼儿主要以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来反应时间-----生物钟。 ◇时间知觉在教育的过程中发展,有规律的幼儿园生活能帮助儿童建立时间观念。 ◇幼儿初期已有早晨、下午、晚上的概念, 但会错用今天、明天、昨天。 ◇幼儿中期有今天、明天、昨天的概念,但会错用前天、后天。 ◇幼儿晚期能分清以上概念,知道星期几和四季。但对更短和更远的概念分不清。 教学中注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