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综合演练-基本规律与原理选修地理专题二自然灾害与防治.doc

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综合演练-基本规律与原理选修地理专题二自然灾害与防治.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综合演练-基本规律与原理选修地理专题二自然灾害与防治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测控导航 考点 题号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与分布 1、2、3、4、6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1、2、3、5 防灾与减灾 1、5 1.2013年7月13日,第7号台风“苏力”以每秒35米的速度在福建南部一带沿海登陆。读“福建省1960~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布图”(图1)和“福建省台风降水年总量的变化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建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6分) (2)说明福建沿海地区台风灾害严重的原因及其防御措施。(9分) 解析:第(1)题,据图1和图2可直观判断该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第(2)题,灾害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灾害自身的强度、单位资产的密度、抗灾能力大小等;台风防御的措施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等。 答案:(1)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年际变化大。(6分) (2)台风登陆频繁,带来狂风暴雨,易引发风暴潮、洪涝等灾害;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经济密度大,损失严重。 防御措施: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和护坡工程,加固堤防;制定救灾应急预案。(9分) 2.(2014南阳三模)读图,回答问题:(15分) (1)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6分)  (2)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9分)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地为山谷,内部有河流发育,并有铁路通过;如果发生泥石流,巨大的特殊洪流可能冲毁铁路,大量泥沙石块堵塞河道。第(2)题,读图可知,甲地等高线密集,地形坡度较大,而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容易形成泥石流;而乙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而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不易形成泥石流。 答案:(1)冲毁铁路;堵塞河道。(6分) (2)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9分) 3.(2014长沙三模)2013年10月14日,我国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风暴潮黄色警报。读图,回答问题:(15分) (1)简述图中渤海湾本次风暴潮灾害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影响风暴潮的主要因素是什么?(6分) (2)试分析风暴潮可能产生的危害。(9分)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渤海西南潮水位为150~350 cm,灾害严重,东北部潮水位低,灾害较轻;风暴潮主要是大风、特别是台风引起的海水水面的巨大升降变化,因天体引潮力(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引发的潮水灾害,叫天文潮。第(2)题,风暴潮一般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对沿海地区的各种设施,工业农业生产,交通线路等造成直接的破坏,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使生态环境恶化,影响海产养殖业的生产和发展。 答案:(1)渤海西南部严重,东北部较轻;大风、天体引潮力。(6分) (2)对沿海地区的水利设施、农业、交通运输线路、城市和工业会造成直接的破坏和经济损失,使生态环境恶化,对海产养殖业产生破坏。(9分) 4.(2013浙江六校联考)读“某种气象灾害年发生数占全球总数百分率区域分布图”(虚线为海平面26.5 ℃等温线;括号内数值表示影响次数),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简述该气象灾害产生的源地和季节。(6分) (2)简析大陆东部受该气象灾害影响次数更多的原因。(9分) 解析:第(1)题,根据灾害的多发区域可判断,该气象灾害为热带气旋,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的热带海域。第(2)题,热带气旋形成后,在信风和副热带高压气流的引导下向偏西方向移动。 答案:(1)热带海域,夏、秋季。(6分) (2)该气象灾害生成后,受信风和副热带高压气流的引导向偏西方向移动。(9分) 5.(2014江西上饶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0分) 重旱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植物萎蔫、叶片干,果实脱落,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影响,对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一定影响。 下图为全国各省区市(渝、港、澳、台资料暂缺)不同时期发生重旱以上年数对比示意图。 (1)简述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域发生重旱以上年数的变化趋势。(10分) (2)1980年以来辽宁省重旱多发,说出辽宁省重旱最易发生的季节,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10分) 解析:第(1)题,读图提取答案信息。注意变化趋势包括干旱年数和几率增速变化。第(2)题,辽宁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春旱严重,与降水及蒸发的关系有关。 答案:(1)大部分省区市的重旱以上干旱年数增加;北方地区重旱以上干旱发生的几率增加速度明显快于南方地区。(10分)  (2)春季。春季降水偏少,气温回升快,加之大风天气频繁,土壤水分蒸发旺盛。(10分) 6.(2014河南开封二模)读图列举A国山区常发的两种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