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2单元第7课琵琶行并序1
第7课 琵琶行并序
1.品味诗歌意境,分析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领悟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习“以有形写无形”描写音乐的方法。
3.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诗的结构特点和塑造人物的手法。
1.查找资料,了解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行”这种文体的特点。
2.反复诵读,增强感性认识,激发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3.重点阅读琵琶的音乐声调由低到高再到低的抑扬徐疾变化的全过程,领略品评诗人所用的形象化的表现手法,体味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1.掌握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学习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3.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之“同”。
1.引导学生参照课文注释,读懂诗篇,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感受、品味、鉴赏诗歌。
2.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把琵琶女的遭遇和自己被贬谪的境况联系起来写的用意。
3.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帮助学生自读自学,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琵琶行》是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十年(815),遭权贵打击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次年的作品。一个萧瑟的秋夜,诗人送客至浔阳江头,偶逢琵琶女,从其不幸的身世遭遇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顿时触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痛苦心境,悲怆之意油然而生。他饱蘸满腹辛酸之泪,尽情倾诉悲愤之情,写下了千古绝唱——《琵琶行》。《琵琶行》是一首抒情性很浓的长篇叙事诗,既是唐代七言叙事诗的代表作,又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创作的又一高峰。其中关于琵琶演奏技巧的描写,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因而本篇也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形象描绘音乐的代表作之一。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倡导“新乐府”,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主张诗歌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其诗歌平易通俗,相传连老妪也能听懂。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分两个时期。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是前期,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怀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理想。这一时期的创作以讽喻诗为主。自被贬为江州司马到去世是后期,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将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糅合起来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他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与拥兵割据的藩镇首领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是诗人被贬江州第二年所写的一首抒情气氛浓厚的叙事诗。诗人借琵琶女的遭遇抒发了自身沦落天涯的不幸。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另有长篇叙事诗名作《长恨歌》。歌、行、引、吟都是古诗体裁。王灼《碧鸡漫志》记载:“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歌行体的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富于变化。
1.“序”中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答:?
?
?
?
[自我核对](1)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经过。
(2)概述琵琶女的身世。(3)点明写作动机,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凄切伤怀。
2.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思路,概括每段的大意。(最好用7个字来概括)
答:?
?
?
[自我核对]①江头送客闻琵琶 ②江上聆听琵琶曲
③歌女倾诉身世苦 ④同病相怜伤迁谪 ⑤重闻琵琶青衫湿
3.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千呼万唤始出来, 。?
(2) ,此时无声胜有声。?
(3)夜深忽梦少年事, 。?
(4)同是天涯沦落人, !?
[自我核对](1)犹抱琵琶半遮面 (2)别有幽愁暗恨生 (3)梦啼妆泪红阑干 (4)相逢何必曾相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银篦( ) ②转徙( ) ③荻花( )
④幽咽( ) ⑤悯然( ) ⑥贾人( )
⑦恬然( ) ⑧迁谪( ) ⑨钿头( )
⑩管弦( ) 红绡( ) 霓裳( )
呕哑( ) 六幺( ) 嘲哳( )
湓浦口( ) 虾蟆陵( )
悄无言( ) 东船西舫( )
轻拢慢捻( ) 水浆迸( )
[自我核对]①bì ②xǐ ③dí ④yè ⑤mǐn ⑥ɡǔ
⑦tián ⑧zhé ⑨diàn ⑩xián xiāo chánɡ ōu yā yāo zhā pǔ há qiǎo fǎnɡ niǎn
bènɡ
2.多义词
(1)言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上半年信息处理技术员上午试题(含答案).docx
- 20156月份心理小报.doc
- 2015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第24讲专题三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
- 20150918-高2017届理-生物-周练习三试题和答案.docx
- 2015中考试卷及答案【含对应解析独家完整版】.doc
- 2015产品临床意义.doc
- 20150827-新西兰兔心肌缺血后血清H-FABP含量变化及桂枝汤复合方剂的干预研究.doc
- 2015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
- 2015传染病试卷及答案.doc
- 2015动物实验基本操作.doc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