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学年论文对比微公益的感知特征对参与意愿的影响
目录
1 引言 1
2 微公益的现状 1
2.1 微公益涵盖的领域 1
2.2 微公益的实现方式 2
2.3 管理团队现状 2
2.4 WEB2.0技术得到普遍应用 2
3 网民参与微公益的原因 2
4 微公益当前存在的问题 6
4.1 微公益中隐含的法律问题 6
4.1.1 此类微博是否是一个要约 6
4.1.2 此类微博是否是赠予的意思表示 6
4.1.3 合同成立的时间 6
4.1.4 可否要求强制履行捐助 6
4.1.5 此种微博是否可以撤销 7
4.2 微公益传播过程中的监管问题 7
4.3 微公益用户的诚信问题 7
5 促进微公益发展的对策 8
5.1 建立微公益的法律体系 8
5.2 加大相关职能部门对微博的监管力度 8
5.3 加强公民诚信教育 9
5.3.1 加强道德诚信自律建设 9
5.3.2 通过法制建设加强公民诚信教育 9
5.3.3 构建多方合作的网络信息平台 9
参考文献 10
1 引言
“今天你微博了吗?”这是当今最流行的人际交往方式,是继传统媒体之后的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它是一种互动及传播性极快的工具,传播速度比一般的传统媒体更加快捷。
而作为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之一的公益事业,随着微博的出现而发生了形式的改变,使公益事业由传统的企业型公益、事业型公益向平民公益转移。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加入并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个平民的草根公益应运而生,它就是“微公益”。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微公益(weigongyi)的定义, 即: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由大众进行公益信息的传播, 依靠大众的自我管理进行协同合作并付诸行动, 最终使大众受益的公益模式。虽然你没有亿万的身价、也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但是这并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微公益给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将人们的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
随着互联网W eb2.0 技术在我国的逐渐普及, 基于互联网的微公益组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原有的许多官办和民间公益组织受传统模式模式的制约, 越来越难以满足样化和小众化的公益需求。而微公益依靠互联网W eb2. 0技术, 将网络上的单个用户联系起来, 通过用户间的协同合作实现其公益价值, 具有效率高, 成本低的特点。
2 微公益的现状
2.1 微公益涵盖的领域
我国民间微公益组织起步较晚, 关注的公益领域也比较狭窄, 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偏远地区和贫穷落后地区的扶贫助学, 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活条件方面。另一方面, 我国传统的慈善观念始终把施予放在首位, 重视把募集来的钱款财物传递到受捐者人手中, 较少关注为被捐助人建立自立的良性循环机制, 也导致了微公益形式的单一化。美国的微公益组织关注的公益领域非常广泛, 从健康、医疗卫生、灾害、家庭、教育, 到科技、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和公民
权利等, 几乎无所不包。倡导网民靠自身影响力带动身边的人, 让更多的人关注公益, 例如see your im pact与DoSom eth ing组织。
2.2 微公益的实现方式
我国的大多数微公益组织, 除了在网站上发布一些相关的公益新闻外, 其核心业务均是发布搜集的救助对象的资料, 再用说服的方式劝说用户捐款。只有少数像?? 多背一公斤?? 组织能够完全以用户为中心, 在旅游中发现乡村学校, 再由这些用户在网站上发布相关信息, 特别是自2009 年以来, 以该组织为代表的一批民间微公益组织已经开始了基于W eb2. 0 的微公益模式的实际运作, 例如2011年初从微博和SNS 上发起的为西南贫困地区小学生提供?? 免费午餐??的项目即是具有创新性的微公益实现方式。这类创新的方式还待继续研究。
2.3 管理团队现状
在调查中, 国内外微公益组织有一些共同点, 即这些组织的骨干有着较好的人脉和个人能力; 对公益项目有着极高的认可程度和献身精神; 对新式公益的理念有较深刻的认识和接受能力;大学生的比例越来越高, 也越来越普遍。管理团队平均为9人, 多数为7人, 总体呈年轻化和高学历化的趋势。女性略多。
2.4 W eb2.0技术得到普遍应用
表3. 1?? 国内外微公益组织应用W eb2. 0技术的情况
W eb2. 0应用 站内/外博客 公共微博 SNS RSS W IKI 电子邮件/BB S/ IM服务 国内 44% 56% 33% 23% 17% 67% 国外 79% 90% 95% 66% 53% 90% 国内组织有约67%仍以BBS论坛和QQ 为主要的交流工具, 很多小型组织把全部信息都放在论坛上, 包括受助人信息、财务信息、志愿者信息和会议记录等。传统的论坛讨论依然是很多组织最重要的交流形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