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畅销作家-治愈系偶像的崛起.doc

“90后”畅销作家-治愈系偶像的崛起.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0后”畅销作家-治愈系偶像的崛起

“90后”畅销作家:治愈系偶像的崛起 张皓宸和他的故事集《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   对于1990年生人的张皓宸,主流文学界是陌生的。但在2015年的出版市场,他的确是最具号召力的90后作家之一。   一个故事是他的故事集《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7天预售超过5.7万册,获得当当网、亚马逊、京东和天猫四大图书榜单的冠军。   高销量和火爆的粉丝,不止是张皓宸独享。几乎同时间出现的90后畅销作家,还有北大的苑子文、苑子豪兄弟,从澳大利亚留学归来的卢思浩等。   他们的微博粉丝数都在百万以上,几乎每条微博都能有破万的点赞。   不过,对于这些在出版市场中人气高涨的90后作家,“不太了解”是学者们的普遍回应。甚至,他们的畅销书也被诟病“作品碎片化”、“鸡汤文”、“过于迎合市场”。   “时代在变,从来也没有固定作家该是什么样子,书该是什么样子。”张皓宸向《?t望东方周刊》说,其实“写作是我的兴趣,我从来没有想要把它商业化。”   从“网红写手”到“畅销作家”   “我们是中国第一批接触社交网络的一代,成名也是依托了新媒体。”卢思浩对《?t望东方周刊》说。   2008年,16岁的卢思浩到澳大利亚,开始孤独单调的留学生活。那时,人人网刚兴起,卢思浩为了认识些“有趣的人”,便“第一时间去注册账号,像淘宝一样去‘淘’人”。在人人网日志上记录心情,也成了他留学生活中的习惯。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卢思浩的文章里常有这样“治愈系”句子。17岁开始写文,到了19岁,卢思浩的每篇文章阅读量都在5000以上,成为人人网中极受欢迎的“暖男写手”。   卢思浩对本刊记者回忆:“那就是人气‘从零到一’的过程。”   就成名渠道而言,与80后作家不同的是,这批90后作家不再依赖新概念作文大赛出道。走进出版市场前,他们更多在新媒体发布作品,获得知名度和粉丝。   2013年开始,张皓宸开始在微博上发布一组在卫生纸上绘制的漫画《那些你很冒险的梦》。   风格清新,有关爱情、友情的内容话题互动性强,作品一炮而红。张皓宸很快就被新媒体内容平台“ONE?一个”的编辑注意,受邀投稿并成为该平台人气作者。   1990年生人的方慧也是“ONE?一个”常驻作者之一。2015年年末,她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手机里的男朋友》,目前销量10万册。   方慧对《?t望东方周刊》回忆,当初被“ONE?一个”编辑团队发现,就是因为她在微博和豆瓣上发布了转发量破万的短篇虚构作品――《微博自杀记》。   独立出版人周晓东曾多次参与90后畅销作家图书出版策划。他对《?t望东方周刊记者》总结:“这批年轻作家,大多是先在微博、豆瓣、人人网等社交网络上出名的。”   目前,较受年轻人欢迎的新媒体内容平台有“ONE?一个”和“犀牛故事”。周晓东透露,近年来这类平台更多从社交网络平台发现新作者:“毕竟从传统渠道认识的作者有限,也未必能抓住当下年轻人的兴趣点。”   “网络空间给了年轻人更多可能。”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对《?t望东方周刊》说,“90后对网络很熟悉,网络便成为一种成名渠道。”   在周晓东看来,这批90后畅销书作者虽靠新媒体起家,但与网络文学不能混为一谈。   “网络文学作品都是中长篇,而张皓宸这类作者是以写短故事为主。”周晓东说,在起点网等平台,写手在签约网站的要求下,每天要达到一定更新字数,因此会出现质量发挥不稳定的问题,“畅销书作者没有这个压力,有时间有精力,他们对质量更认真些。”   偶像式作家   “利用新媒体营销手段,作者可以被看见,吸引了读者来消费,卖出几十万册,这便搞活了曾被认为死去的图书市场。”张皓宸说。   以往,80后作家保持认识度的方式,就是依靠传统出版或在杂志发表作品。而自媒体的普及和自身对网络高度的敏感,使得90后作者可以运用新媒体第一时间向外界发表作品。   新媒体对年轻作者来说不仅带来成名的机遇和发布作品的载体,豆瓣、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如今已经成为这些作者进行自我推广的个人阵地。   自媒体平台也成为了这批作者与粉丝直接交流、增加互动的媒介。张皓宸便经营着个人的微信公众平台,并自称是送暖给千万人的“中央空调”。   “我偶尔会在微博粉丝群‘冒泡’,我的粉丝也会和我开玩笑,但到了关键时刻他们都会很严肃地为我发声。”张皓宸说。   有不少粉丝会向卢思浩诉说自己的恋爱经历,也会有人向他分享生活。   周晓东认为,与网络段子手涉足出版不同的是,张皓宸、卢思浩和北大苑氏兄弟在网络上的形象本身就很立体:“粉丝会知道作家身高是多少,长什么样子,性格是什么样子,作家本身是高度人格化的,粉丝黏度就更高。”   文学评论家白烨曾用“青少年心中成功的典型、青春的偶像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