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和散文赏析”第一单元测试.doc

“古代诗歌和散文赏析”第一单元测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和散文赏析”第一单元测试

“古代诗歌和散文赏析”第一单元测试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5分) 云鬓(   )   柏森森(   )   踯躅(   )(   ) 城阙(   ) 马嵬坡(   )    踌躇(   )(   ) 江皋(   ) 缭( ) 迤逦(   )(   ) 衾(   )      潺湲(   )(   )  二、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14分) 遗余褋兮澧浦帝子降兮北天长地久有时尽,送君不觉有离伤 (15分) 鬓(bìn) 柏(bǎi) 踯躅(zhí)(zhú) 阙(què) 嵬(wéi) 踌躇(chóu)(chú) 皋(gāo) 缭(liáo) 迤逦(yí)(lǐ) 衾(qīn)  潺湲(chán)(yuán) 二、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14分) 遗:丢弃 列土:封爵赐邑 萦纡:曲折环绕 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渚:水边的浅滩 捷:取胜 葺:编草盖房子 三、文学常识(9分) 诗经里的《国风》楚辞里的《离骚》《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长使英雄泪满襟三顾频烦天下计洞庭波兮木叶下时不可兮骤得朝驰余马兮江皋此恨绵绵无绝期回眸一笑百媚生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地愿为连理枝 2、(8分)答: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章,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气氛,从衰草落笔,野草枯萎,寒风,四野苍茫,一片凄凉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故人,自然加重了离愁别绪。“离别自堪悲”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第二联写送别的情景,仍紧扣“悲字”。“寒云”二字,下笔沉重,给人以无限阴冷和重压的感觉。第三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诗人把送别之意,落实到“识君迟”上,将惜别和感世、伤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诗思想感情发展的高潮。第四联收束全诗,仍归结到“悲”字。“掩泪空相向”,总汇了以上抒写的凄凉之情 3、(1)(4分)送别 七言绝句(或七绝) (2)(6分)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冈”,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云雨相同,明月共睹,“物因情变”,两地竟成了“一乡”。 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我们便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它强压心底,不让它去触发、去感染对方用那些离而不远、别而未分、既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章,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气氛,从衰草落笔,时令当在严冬。郊外枯萎的野草,正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茫,一片凄凉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故人,自然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诗的第二联写送别的情景,仍紧扣“悲字”。“路出寒云外”,故人沿着这条路渐渐远离而去,由于阴云密布,天幕低垂,依稀望去,这路好象伸出寒云之外一般。这里写的是送别之景,但融入了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这一笔是情藏景中。“寒云”二字,下笔沉重,给人以无限阴冷和重压的感觉,对主客别离时的悲凉心境起了有力的烘托作用。友人终于远行了,现在留在这旷野里的只剩诗人自己,孤寂之感自然有增无已。偏偏这时,天又下起雪来了,郊原茫茫,暮雪霏霏,诗人再也不能久留了,只得回转身来,挪动着沉重的步子,默默地踏上风雪归途。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与上句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于淡雅中见出沉郁。   第三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还是没离开这个“悲”字。诗人送走了故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禁产生抚今追昔的情怀。“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是全诗情绪凝聚的警句。人生少孤已属极大不幸,何况又因天宝末年动乱,自己远役他乡,饱经漂泊困厄,而绝少知音呢?这两句不仅感伤个人的身世飘零,而且从侧面反映出时代动乱和人们在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感情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