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迁都莫斯科 莫斯科为五海(里海、亚速海、黑海、白海、波罗的海)之港 莫斯科红场 红场原名“托尔格”,意为“集市”。前身是15世纪末伊凡三世在城东开拓的“城外工商区”。1517年,广场发生大火灾,曾被称为“火灾广场”。1658年沙皇确认名称为“红场”,意为“美丽的广场”。南北长695米,东西宽130米,面积9.1万平方米,约有天安门广场的1/5。地面全部由条石铺成。 苏维埃权为什么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内容是什么?起到什么作用? 1918~1920年国内战争宣传画:战胜反动的白匪军和帝国主义干涉部队 十月革命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和国际反动势力不甘心失败,他们勾结起来,策划了一系列暗杀和叛乱活动。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和奋斗,苏维埃政权镇压了国内的反革命叛乱,粉碎了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和进攻,保卫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成果。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农业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 外,其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缴售国家; 工业政策: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贸易政策: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有国家集中分配; 分配制度: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国内战争的宣传画:战胜反动的白卫军和帝国主义干涉部队 苏俄红军开赴抗击白匪的前线 苏俄红军在乌克兰前线抗击外来武装干涉 战斗中的指挥官瓦西里·伊万诺维奇·恰巴耶夫 恰巴耶夫(1887.2.9~1919.9.5 旧译夏伯阳),苏维埃国内战争时期英雄,红军指挥员。1917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国内战争时期,在乌拉尔一带指挥作战,多次击退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白军。1919年9月5日在勒比咸斯克村(今恰巴耶夫市)战斗中牺牲。 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为什么说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是世 界现代史的开端。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支持。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想一想,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列宁同志清扫地球》(漫画)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学习测评 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实行一系列非常措施,被称( )。 A.战时政策 B.临时政策 C.非常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A.巴黎公社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3.十月革命前夕,俄国同时并存的两个政权是( )。 ①沙皇政府 ②临时政府 ③苏维埃政权 ④苏联政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俄国十月革命首先发生在( )。 A.基辅 B.莫斯科 C.斯大林格勒 D.彼得格勒 5.俄国十月革命推翻的临时政府是一个( )。 A.小资产阶级政权 B.资产阶级政权 C.农民阶级政权 D.封建地主阶级政权 D C C D B 答: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不久,苏维埃政权在各地纷纷建立起来。1917年11月,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这样,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 6.下列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十月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十月革命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十月革命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D.十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7.苏俄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缔造者( )。 A.列宁 B.华盛顿 C.斯大林 D.克伦威尔 8.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是( )。 A.1917年10月 B.1917年11月 C.1918年11月 D.1921年3月 9.概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怎样诞生的。 B A B *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1956年,苏联举行全国运动会,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摄制大型文献纪录片《在运动大会的日子里》。作曲家瓦西里·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与诗人米海伊尔·马都索夫斯基合作为影片写了4首插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便是其中的一首。米海伊尔·马都索夫斯基是苏联著名的歌词作家,苏联国家文艺奖金获得者。瓦西里·索洛维约夫·谢多伊(1907~1979)是苏联时代最负盛名的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