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调导航定位与车辆监控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卫星导航定位与车辆监控综述 1.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整个社会都希望利用新的技术来为生产、生活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在卫星定位、通信等技术快速发展的促进下,车辆监控应运而生了。车辆监控系统是把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现代通讯技术综合在一起的高科技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将任何装有GNSS接收机的移动载体的动态位置(经度、纬度和高度)、时间、状态等信息,实时地通过无线通信网传至主控基地中心,而后在具有强大地理信息处理和查询功能的电子地图上进行载体运动轨迹的显示,并能对载体的准确位置、速度、运动方向、车辆状态等用户感兴趣的参数进行监控和查询。 2.车辆监控产业发展状况 2.1国外发展情况 早在20世纪20年代,汽车行驶记录仪便伴随着汽车里程表而诞生。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记录仪开始在汽车运营中得到自发性的广泛应用。1953年,德国开始对客车和载重超过7吨的货车强制推广使用行驶记录仪,随后欧共体道路安全管理部门进行总结评估后,也实施了相关条例。而车载GPS导航系统则最早出现在德国宝马汽车公司在1994年生产的“7”系高级汽车上。 随着电子技术及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欧盟近年来逐渐发展了TACHONET(处理卡车转速计资料信息交换的通信设施)的概念,通过建立TACHONET通信网络,促进智能卡和数字式tachograph的信息在欧盟个成员国之间的及时交换和共享,进而促进对于长途运输及tachograph相关执法信息管理的便捷、高效。最终通过控制疲劳驾驶和超速,提高道路安全性,并确保驾驶员、货物承运人及其他交通方式的公平竞争。 在北美地区,美国、加拿大等国同样车辆监控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作用,但理解和做法有所不同。他们更注重汽车行驶记录仪在交通事故发生前后的数据记录功能,以及他在事故分析处理中的作用。 日本也在有关机动车的法律法规中规定了具体内容,明确了管理运营规则。 由此可以看出,国外在导航定位和车辆监控方面有着比较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值得我们借鉴。 2.2国内发展情况 我国测量监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我国自主研发的数字式记录仪产品开发成功,我国开始在少数地区使用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及企业自主研制的数字式记录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的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国内生产的数字式记录仪在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并在以配套产品的使用上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由广东、四川、吉林、湖南、上海、浙江、广西、江西、河南、新疆、黑龙江等二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汽车行驶监控的应用工作取得进展。但是,目前看来全国各地交通运输企业营运车辆安装使用行驶记录仪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且各地的工作进展不一。 相比之下,广东省在车辆监控方面,走在全国前列。2002年,广东省开始研究、推广应用GPS、汽车行驶记录仪工作。随后,在省各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各地加大了推广应用GPS、车辆记录仪的工作力度。2009年3月9日,为了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有效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广东省安全监管局、交通厅、公安局、建设厅、教育厅、质监局、信息产业厅、法制办等八部门会签并联合印发了《关于强制推广应用带有卫星定位功能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通知》(粤安监[2009] 69号),全面开展推广应用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工作。 3.技术分析与产业展望 3.1支持技术与平台 (1)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未来若干年内,卫星导航应用将从单一的GPS时代转变为多星座(GPS/GLONASS/北斗/伽利略)并存兼容的GNSS时代;从卫星导航向与多系统融合的发展时期转变;从经销应用产品为主逐步转变为运营服务为主的服务产业化新时期。当然,近期在我国仍是以车辆应用为主要应用市场。未来卫星导航将与车辆、手机、计算机等融合,成为集导航、通讯、监控、管理、安防、上网、办公、娱乐、信息服务、远程诊断等于一身的数字化信息系统。 我国的卫星导航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然而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卫星导航产品充斥着洋面孔,这是由于其关键部件(芯片组)都靠进口。为了加速我国卫星导航设备的国产化进程,当前最重要的是芯片国产化。当前国内的导航市场以GPS为主,而我国正在发展的北斗卫星系统是GNSS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实现北斗与其他GNSS的兼容与互操作,充分利用GPS的成熟度和市场效应,可以推动中国导航产业的发展,为北斗将来的市场化奠定基础。 对于国内的车辆监控产业来说,将相对成熟的GPS与正在快速发展的北斗系统相结合,研发GPS/BD兼容芯片,实现两个系统之间的兼容和互操作,将成为成功

文档评论(0)

wawa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