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昙花庵路电缆隧道方案说明7.20.doc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卷册检索号 09333S-S01-15 三新路昙花庵路高压电力管廊工程监控方案说明书 1.电缆本体监测技术方案说明 2.隧道环境监控技术方案说明 电缆本体监测技术方案说明 第1章 工程概况 隧道概况 为了适应城市东部的电力负荷增长的要求和需要,并使电力设施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配合500kV钱江变送出工程,需在昙花庵路和三新路上布置多回220kV、110kV高压电缆线路。昙花庵路管廊穿越京杭运河、运河东路及三新路北段采用顶管方式,顶管总长1060m,管廊总长2525m,其中过车站南路至创新路段单仓长420m。 表1-1 规划工程的建设规模总表 工程项目 建设规模 评价规模 昙花庵路、三新路电力管廊工程 昙花庵路段(创新路~三新路) 220kV电缆 12回 路径总长1873m,东段车站南路至创新路单仓管廊420m,顶管694m(穿越运河138m,穿越三污干管、运河东路556m) 110kV电缆 4回 三新路段(昙花庵路~凤起东路) 220kV电缆 12回 管廊652m,顶管366m(穿越一污干管) 110kV电缆 4回 总计 16回 开挖2*1465m 顶管2*1060m 通道总长2*2525m 表1-2 已建电缆工程的建设规模表 工程项目 建设规模 评价规模 昙花庵路、三新路电力管廊工程 220kV乔景、候文线上改下工程 2回220kV 铁路东侧候文线14号小号侧新建终端至钱江路三新路交汇处东南角新建T接平台。隧道内长度约2500m,7组中间接头。 220kV乔运4407线、乔河4408线上改下工程 2回220kV 钱塘变北侧终端至京杭运河西侧终端,隧道内长度约600m,1组中间接头。 110kV钱五1165线等6条线路上改下工程 4回110kV 钱五、钱庆线由钱塘变至三新路,长约1150m,接头各2组。钱福、钱院线由钱塘变至东农大路,长约1550m,接头各3组。 注:根据现行施工条件,隧道内由钱塘变至三新路段昙花庵路电缆隧道今后220kV电缆总体规模为8回。 本体监控功能 为保障电力电缆运行安全,满足电力公司对隧道检修、运行要求。针对已建双仓电力管廊及目前隧道内敷设电缆,结合远景规划进行相关监测、监控系统配置。 电缆隧道内电缆本体监控划分三个监控子项: 电力电缆局部放电监测系统; 电力电缆分布式光纤测温监测系统; 电力电缆护层电流监测系统。 本工程要求对隧道内已有4回220kV电缆实现局部放电监测、分布式光纤测温监测、护层电流监测3项监测控制;对已有4回110kV电缆实现护层电流1项监测控制。其中护层电流既要对直接接地箱实现电流信号采集,又要对保护接地箱实现电压信号采集。 本工程综合监控系统应预留其他监控平台可以接入的接口,形成杭州市各电缆隧道总体监控平台统一控制,并可以实现远景国网公司平台对本工程的监控。要求集成厂家无条件协议开放,并满足可以实现上部构架的所有功能要求。同时,综合监控系统应具备资产管理功能,将隧道内设备及厂家资料汇总备档、管理,即具备基本台账管理功能(该要求同样适用于隧道内环境监控系统)。 监控范围 本项目共有双仓电缆隧道约2.5公里,主要监测电缆本体运行状态 高压电缆本期监测范围: 220kV(乔运线、乔河线)两回高压电缆,路径长约600米。 220kV(乔景线、候文线)两回高压电缆,路径长2500米。 110kV(钱院线、钱五线、钱福线、钱庆线)4回电缆,钱五线、钱庆线路径长度约1150m,钱福线、钱院线路径长度约1550m。 本项目所有监测设备集成于统一的监控平台进行管理和控制,实时监测高压电缆各项状态。 技术要求 系统总体要求 环境要求 工作环境温度:0℃~40-20℃~30%~75%室内%~90%室外IP20(室内),IP65(室外); 设备限高:室内≤2200 mm; 冷却方法:自然风冷或强迫风冷; 设备重量:<600 kg/m2<00 kg/m2(电源室内)。 可靠性要求 系统应选用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能耗少、防尘、防锈、防震的设备和材料,并适应露天及隧道条件且便于安装、操作和维护; 系统应具有降级使用功能; 系统及设备应能满足24小时不间断连续运行,系统集成商应给出各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系统关键部件采用冗余技术; 系统所采用的设备及缆线应能充分满足电力隧道的特殊环境。 系统关键设备电源采用多重保护设计。 可维护性要求 模块化设计,方便维修、替换; 自诊断功能和根据需要的内置仪表; 重要的故障、告警(如电源告警等)在卡、盘、门上应有指示; 考虑适当的测试点,方便外接测试设备的测试; 具有故障隔离措施和在线维修措施,以减少停机和维修时间; 系统集中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