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要实现的目标 作为管理人员应学习掌握: 职业卫生危害基本常识和辨识方法 解决现场防护问题的途径和工具 防护用品的管理要点: 生产者 管理者 使用者 自我防护 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危害(1) 所有粉尘对身体都是有害的,不同特性,特别是不同化学性质的生产性粉尘,可以引起机体的不同损害。 如可溶性有害粉尘进入呼吸道后,能很快吸收入血液,引起中毒反应; 具有放射性的粉尘,则可造成放射性的损伤; 某些硬质粉尘可机械性的损伤角膜及粘膜,引起角膜浑浊和结膜炎等。 粉尘引起的机体损伤是多方面的。尤其以对呼吸系统的损伤最为严重。 尘肺淋巴结 粉尘、烟和雾统称颗粒物; 粒径在7微米以下的颗粒物能够进入肺脏深层,并会永远停留在体内的颗粒物; 导致各类尘肺病或重金属中毒。 腐蚀性:如各种酸液、碱液; 刺激性:对皮肤、对眼睛黏膜 皮肤吸收、致敏 产生蒸气:如稀料、油墨、溶剂、某些酸、碱液体等,有呼吸危害。 缺氧环境O219.5%v/v 噪声:常伴随着机械加工 对人有害的声音:每天工作8小时,接触超过85分贝的声音。 每降低3分贝,噪声降低50% 噪声聋不可治愈的职业病 总结: 发现职业危害的线索: 使用的原材料,成分信息? 商品名、俗名、化学物质名称 如天拿水,俗称香蕉水,主要有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苯、二甲苯等 MSDS 工艺过程 机械处理 化学处理和反应 高温 查看生产线,从仓库、原料进货开始,直至成品的各个环节,辨识危害。 职业健康危害评价: 职业危害预防控制策略 首选工程控制措施 我们的综合防尘和降尘措施可以概括为“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 我国的个体防护装备(PPE)认证体系 基本防护用品管理 必须选择有LA安标认证证书的产品: 防尘口罩、防毒面具、防毒过滤元件; 防护眼镜、眼罩、焊接面屏; 安全鞋 安全帽 防酸工作服、阻燃工作服。 国内生产产品还必须有QS认证。 LA和QS都不涉及的产品: 各类护耳器 查验LA标识代码 第一层:授权年份; 第二层:生产企业所属省级行政地区区划代码,进口商申请,则以两位英文字母缩写表示该进口产地的国家代码; 第三层: 前三位:产品名称代码 后三位:授权顺序。 注意:如果发现某企业的不同类产品上标注的LA标识有相同编号,如在防尘和防毒两类产品上标识相同产品代码,这是不合法的行为。 PPE国家标准的使用 如何选择过滤式元件:根据污染物种类 颗粒物 防尘口罩、防颗粒物面罩,产品符合GB2626-2006 过滤效率 过滤元件选择指导: 煤尘、岩尘、棉尘:KN90-KN95 石棉尘、重金属尘:KN95-KN100 焊接烟:KN95-KN100 喷漆雾、酸雾等:KN95-KN100 含油烟:KP95-KP100 放射性颗粒物:KN/KP100 沥青烟: KP100 纱布口罩不得作为防尘口罩使用 如何选择过滤元件:根据污染物种类 有毒有害气体或蒸气 防毒半面具或全面具, GB2890-(2009) 过滤元件分类: A型(3号):某些有机蒸气; B型:某些无机气体; E型(7号): 二氧化硫和其他酸性气体; K型(4号):氨及氨的有机衍生物; CO型(5号):一氧化碳气体; Hg型:汞蒸气; HS(4号)型:硫化氢气体。 以上各类的任意组合。 如何确定更换时间——防颗粒物 口罩: 随弃式 设计使用寿命1个工作班; 当脏污、破损时更换,或当使用者自己感觉阻力明显增加时更换。 产品不需要维护。 可更换式防尘面罩: 过滤元件可更换,当使用者自己感觉阻力明显增加时更换。 面罩每天清洁,部件坏损可更换, 需要使用者市场维护; 通常,使用成本比随弃式低一些。 如何确定防毒过滤元件更换时间 根据污染物种类、浓度、劳动强度、环境条件的不同,过滤元件的使用寿命不同; 不同产品使用寿命不同; 应根据工作场所评价,预测防毒过滤元件的更换周期; 不应靠使用者的嗅觉判断。 选择听力防护用品 标称:SNR单值降噪值 各种耳塞27-38dB不等 GBT23466-2009护听器选择指南 选择护听器降噪能力=实测-85dB+(5~10)dB 实际接触噪声? 佩戴时间 佩戴方法 防护后耳内噪声 75-80dB 最佳 70-75,80-85 可接受 70以下 85以上 过度 佩戴时间 常见错误:戴一会总比不带强 佩戴时间 保护效果 50% 3dB 60% 4 70% 5 80% 7 90% 10 95% 13 99% 20 99.9% 30 防护用品使用相关的培训 企业管理者对护品选用国家法规、标准的理解; 工人对防护用品适用性、使用限制、佩戴方法、更换方法的理解; 通过各种方式培训 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 建立培训制度 培训有记录,并经常回顾; 防护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