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5 痰蒙神窍 主症: 喘息气促,神志恍惚、嗜睡、昏迷、谵妄,舌苔白、腻、黄。 次症: 喉中痰鸣,肢体瘛疭甚则抽搐,舌质暗红、绛、紫,脉滑、 数。 诊断: ① 神志异常(烦躁、恍惚、嗜睡、谵妄、昏迷);② 肢体瘛疭甚则抽搐;③ 喘息气促;④ 喉中痰鸣;⑤舌质淡或红、 舌苔白腻或黄腻,或脉滑或数。 具备 ① 、 ② 中1项加③、④、⑤中的2 项。 治法: 豁痰开窍。 方药: 涤痰汤(《 奇效良方》)加减。 ( 清) 半夏9g,天南星6g,天竺黄6g,茯苓15g,陈皮9g,枳实9g,丹参15g,人参9g,石菖蒲6g,细辛3g,生姜6g。 加减:舌苔白腻有寒象者,加用苏合香丸3g, 姜汤或温开水送服,每次1丸,每日1次或2 次; 痰热内盛,身热,谵语,舌红绛、苔黄者,加水牛角 30g(先煎)、玄参12g、连翘12g、黄连6g、(焦)栀子9g,或加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腑气不通者,加(生)大黄6g(后下)、 芒硝9g( 冲服); 抽搐明显者,加钩藤9g、 全蝎6g、地龙12g、羚羊角(粉)0.6g(冲服)。 痰蒙神窍偏痰热证,病机以痰、热、瘀为主,治以清热豁痰,活血开窍,用涤痰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苇茎、杏仁、石菖蒲、胆南星、薏苡仁、桃仁、虎杖、鱼腥草、竹茹等) 联合清开灵注射液、香丹注射液。 中成药: 偏痰浊蒙窍者,苏合香丸,口服或鼻饲。偏痰热蒙窍者,安宫牛黄丸或局方至宝丸,口服或鼻饲;清开灵注射液或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 2.2 稳定期 多个较高质量级别的证据表明,采用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COPD 稳定期具有明显的疗效,表现在改善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提高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其疗效均好于单纯西医治疗。 2.2.1 肺气虚 主症: 咳嗽,乏力,易感冒。 次症: 喘息,气短,动则加重,神疲,自汗,恶风,舌质淡,舌苔白,脉细、沉、弱。 诊断: ① 咳嗽或喘息、气短,动则加重; ②神疲、乏力,或自汗;③恶风,易感冒;④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或细弱。 具备 ①、②、③、④中的3 项。 治法: 补肺益气固卫。 方药: 人参胡桃汤(《济生方》)合人参养肺丸(《证治准绳》)加减。 党参15g,黄芪15g,白术12g,核桃仁15g,百部9g,川贝母9g,杏仁9g,厚朴9g,紫苏子9g,地龙12g,陈皮9g,桔梗9g,炙甘草6g。 加减: 咳嗽痰多、舌苔白腻者,减黄芪、川贝母、百部,加法半夏9g,茯苓15g; 自汗甚者,加浮小麦15g,(煅)牡蛎15g(先煎); 寒热起伏、营卫不和者,加桂枝6g、白芍9g。 中成药:玉屏风冲剂,黄芪颗粒。 2.2.2 肺脾气虚 主症: 咳嗽,喘,气短,动则加重,纳呆,乏力,易感冒,舌体胖大、齿痕,舌质淡,舌苔白。 次症: 神疲,食少,脘腹胀满,便溏,自汗,恶风,脉沉、细、缓、弱。 诊断: ① 咳嗽或喘息、气短,动则加重;②神疲、乏力或自汗,动则加重;③恶风,易感冒;④纳呆或食少;⑤胃脘胀满或腹胀或便溏;⑥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沉缓或细弱。 具备 ①、②、③中的2项,加④、⑤、⑥中的2项。 治法: 补肺健脾,降气化痰。 方药: 六君子汤(《校注妇人良方》)合黄芪补中汤(《医学发 明》)加 减。 党 参15g,黄芪15g,白术12g,茯苓12g,杏仁9g ,川贝母9g,地龙12g,厚朴9g,紫菀9g,紫苏子9g,淫羊藿6g,陈皮9g,炙甘草6g。 加减: 咳嗽痰多、舌苔白腻者,减黄芪,加法半夏12g,豆蔻9g; 咳痰稀薄,畏风寒者,加干姜9g、细辛2g; 纳差食少明显者,加神曲12g、豆蔻12g、(炒)麦芽12g; 脘腹胀闷,减黄芪,加木香9g、莱菔子9g、豆蔻9g; 大便溏者,减紫菀、苦 杏仁,加葛根9g、泽泻12g、芡实15g; 自汗甚者,加浮小麦15g、(煅)牡蛎20g(先煎)。 中成药: 慢支固本颗粒,玉屏风冲剂,金咳息胶囊。 2.2.3 肺肾气虚 主症: 喘息,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易感冒,舌质淡,舌苔白,脉细。 次症: 恶风,自汗,面目浮肿,胸闷,耳鸣,夜尿多,咳而遗溺,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沉、弱。 诊断: ① 喘息,气短,动则加重,② 乏力,或自汗,动则加重;③易感冒,恶风;④腰膝酸软;⑤耳鸣,头昏或面目虚浮;⑥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溺;⑦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或细弱。 具备 ①、②、③中的2项,加④、⑤、⑥、⑦中的2项。 治法: 补肾益肺,纳气定喘。 方药: 人参补肺饮(《 症因脉治》) 加减。 人参9g,黄芪15g,枸杞子12g,山茱萸9g,五味子9g,淫羊藿9g,浙贝母9g,紫苏子9g,赤芍12g,地龙12g,陈皮9g,炙甘草6g。 加减: 咳嗽明显者,加(炙)紫菀12g、杏仁12g; 咳嗽痰多、舌苔白腻者,加法半夏9g、茯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