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类】 1. 化湿和胃──湿阻中焦——平胃散 2.清热祛湿──湿热病、泄泻、淋、带下、黄疸——茵陈蒿汤、甘露消毒丹。 3.利水渗湿─湿胜证:水肿、痰饮—五苓散 4.温化水湿──阳虚水湿:水肿、痰饮—苓桂术甘汤 5.祛湿化浊──湿浊不化——白浊、带下----萆薢分清饮 【使用注意】1. 阴虚津少者及孕妇慎用。2.注意配伍理气药: (湿阻易气滞,气行则湿化)。 藿香正气散《局方》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①感寒伤湿 ②山岚瘴气。 要点:恶寒发热,吐泻,苔白腻 或见:脘腹胀痛,咳嗽吐痰,鼻塞流涕,舌苔白腻脉濡缓。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方解】 藿香──外散风寒,芳香化湿,升清降浊 苏叶、白芷、桔梗、──解表,化湿 半夏曲、陈皮、厚朴、大腹皮─行气运脾和胃 化湿燥湿止呕 姜、草、枣—益胃以助祛湿 【使用注意】湿热霍乱忌用。 【特点】①重用藿香。②凡四时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者皆可使用本方,尤夏月伤湿感寒者最宜,最为常用。③重在化湿 和胃,解表之力稍逊 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 茵陈蒿汤 《伤寒》 【主治】湿热蕴结,熏蒸肌肤而发—— 阳黄:湿热并重-----湿热黄疸 要点:三黄,色鲜如桔皮,苔黄腻,脉滑 数或沉实。 或见:汗出齐颈而还,大便不调(或干或 溏)满食少,发热,口渴,小便不利。 【方解】 君: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为治黄疸之 要药 臣:栀子──泻三焦之热、导湿热下行 佐:大黄──攻逐湿热 【特点】重用茵陈蒿。先煎茵陈,后下大黄、栀子。清热利湿退黄力强,为治湿热并重,湿热黄疸之要方、基础方。 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便难尿赤腹胀满,清热利湿总相宜。 八正散《局方》 【主治】①湿热淋证 ②心经热盛之口舌生 疮,咽喉肿痛烦躁不宁。 要点:小便频、急、涩、痛,舌红、苔黄 腻、脉滑数。 或见:口干咽燥,小腹急满,尿赤浊,甚 至癃闭, 特点:(1)热象重(2)淋重(3)实证 【方解】 瞿麦、扁蓄、车前、木通、滑石、栀子、 灯芯草 ──利水通淋,泻心火 大黄、栀子、灯芯草─导热下引,泻火分 消二便 炙草──调和,缓急止痛 【特点】①为苦寒通利之剂,重在利水通淋。②适当加减可治属湿热淋证范畴的各种淋证:热淋、血淋、石淋、膏淋。③为治热淋、湿热淋重证的常用方 【使用注意】孕妇、虚证忌用。 作业:比较八正散、异赤散的主治、功用异同 八正散: 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翟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 五苓散《伤寒》 【主治】水湿内停,膀胱气化不利—— 1.太阳膀胱蓄水证:外有表证,内有水湿 ①表证:发热恶寒,头痛。 ②蓄水(水逆证):烦渴欲饮,水入即 吐,小便不利。 2.脾湿不运,水湿内停证:泄泻,水肿, 小便不利,霍乱 3.水饮、痰饮证(上犯):咳而短气, 脐下悸动,吐涎沫,眩晕,小便不利。 总之各证要点:苔白,脉浮,小便不利十 蓄水证、痰饮、水肿、霍乱任何一症即可。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方解】 君: 重用泽泻──直达膀胱,利水渗湿 臣:猪苓、茯苓──助君且健脾 佐:白术──燥湿健脾 桂枝──①有表解表 ②温阳化气以助 利水 【特点】①泽泻重于它药量,利水作用强。 五苓散;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茯苓,桂枝温通助气化,利便解表烦渴清。 真 武 汤《伤寒论》 【主治】 1.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证:腹痛下利,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肢冷,便溏,尿少,舌淡苔白腻,脉沉滑迟。 2.表证发汗太过,阳虚水泛证: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闰动振振欲擗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