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绪论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 王孟英—《温热经纬》 王孟英(1808--1868年)名士雄,浙江海宁人。 撰有《温热经纬》《王孟英医案》《霍乱论》等,被誉为温病学集大成者。 5《温热经纬》主要学术贡献 “以轩歧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 “集温病学说之大成” 的著作 优秀的温病文献汇编 清代其他医家及著作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风温专著) 余师愚《疫疹一得》 雷少逸《时病论》 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等 形成时期的特点 (1)温病病因学说新概念的建立 (2)创立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 论治新体系 (3)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 (4)制定了温病各个阶段的治疗原则 讨论 正确评价寒温之争 学术争鸣 温病学与伤寒论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四) 近现代研究与发展 何廉臣《重定广温热论》,《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吴锡璜《中西温热串解》 丁甘仁《喉痧证治概要》、《丁甘仁医案》 提高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1 温病学理论广泛用于临床 2 理论研究 3 教育 4 古籍整理 5 实验研究 温病学的主要内容 三部分: 总论---概念、病因、辨证、诊法、治法 各论---各种温病的辨证论治 附篇---原著选读 学习方法: 突出重点精讲难点 联系临床拓展应用 指导自学提高能力 熟读背诵原著 温病学发展对策: 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规范中医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标准 挖掘针对病原体特异性的治疗 深化温病学理论的基础研究,创立新的学术理论 加强温病学理论的临床拓展应用研究 同学们好 温病学 第一章 绪论 一、学科性质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断和防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基础学科。 性质 对学科性质的认识: 1 基础学科---- “四大经典”之说 2 临床学科 3 临床基础学科 基础学科课功能 临床学科课功能 4 经典临床学科 学科定位 1 具有古典型,涵盖中医辨证思维方法、模式、对临床各科具有普遍、深远的指导意义。一千多年经久不衰,具有鲜明的经典性。 学科定位 2 其整体观、动态观、辨证观、理法方药一贯制特征,外感、内伤并重,疑难、危急重证兼论,显示出强烈的临床性质。 定位于经典临床学,归于临床提高课。 二 学科地位 (一)课程地位 主干课程 学习中医的阶梯 (二)临床地位 广泛的实用性 指导疑难病辨治 温病学的特殊性 1非一部原著(主要是由近3百多年来众多温病学家专著汇集而成,《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载240多种温病学专著) 2理论体系最接近现代 临床地位 温病学在内科急症中的作用: 内科急症的主要课题: 高热、昏谵、痉厥、出血、凝血、喘促、心悸、关格、不整脉、急黄、中风、暴痢、卒痛 解决现代医学中的某些难题 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艾滋病等 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2011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控制抗菌素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 (耐多药结核病、抗疟药耐药性、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等) 临床地位 在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作用和优势 如2002至2003年SARS的流行期间,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防治的优势,在解热时间,改善症状方面的疗效,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充分肯定。 (早期干预、 对抗与保护结合、后期调理修复、无耐药性、无菌群失调等优势) 三温病学发展史 发展过程 萌芽 战-晋唐 成长 宋金元 形成 明清 三 温病学发展史 (一)萌芽阶段( 战国——晋唐时期) 《内经》 《难经》 病名 病因 (伏邪学说的起源) 脉证 治疗 范围等 萌芽 张仲景《伤寒论》 描述温病热象偏重的特点: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提出的清热攻下养阴等法亦可用于温病。 萌芽时期特点 理论上认识简朴 概念上温病隶属于伤寒 治法欠具体全面 尚无专著 (二)成长时期 (宋—金元):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