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文小结 老子立说的最大动机,是要缓和人类社会的矛盾。而人类冲突的根源,就在于剥削者肆意扩张一己的私欲。所以老子提出“无为”“质朴”“无欲”“谦退”等种种观念,莫不是在想求得减少人类占有的冲动。因人的私欲而产生了多少争战和屠杀,有了多少无谓的牺牲,老子说“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这是多么伟大的人道主义,多么深沉的悲悯情怀。 从节选部分可知老子具有积极救世情怀,而不一定是消极悲观出世的。? ? ? 他倡导“为而不恃”“弗居”“不争”,是要人们去创造去养育去贡献。? ? ? 他也并不反对人们成就功业,只是反对那种光想出风头占便宜贪利益、无功而争功、有功而居功的行为。 老子的“静虚”观念犹给人启迪。它表明着人的心灵保持凝聚充实的状态。唯有这种心灵,才能培养出高远的心志与天真朴素的气质,才能导引出浓厚的创造能量。这对于现代之喧嚣浮华,无异于清醒剂。 老子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他教人无为、无我、居下、退后、清虚、自然……他的思想乍看很难让人接受,因为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正面,而老子却看到了反面;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外表,而老子却看到了内涵。老子的思想,扩大了人类文化的广度,增加了深度与韧性。他反对无止境的追求物欲的满足,讲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升,反对以人为的方式扭曲,主张体法自然,正是化解今日危机的良丹妙药。 我们如果把积极的人生观念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度地配起来,我们便能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介于动作和静止之间,介于尘世的徒然匆忙和完全逃避现实人生之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哲学中,这一种可说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完美的理想了。 ——林语堂 儒家思想——粮店 道家思想——药店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老子》五章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人,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 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主张是“无为而治” 。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 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关于《老子》 《老子》 又称《老子五千文》 、《道德经》或《道德真经》。 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为道教奉为主要经典。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是其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美国《纽约时报》将《道德经》列为世界十大名著之首。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如果)能够说出来,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能够叫得出来,它(也就)不是永恒的名。(我们)用“无”来命名天地万物之始,用“有”来命名万物之母。所以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从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万物的极限。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却各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玄妙的道理。极远啊,又极深,它是探求一切奥妙的门径。 译文: 在这一章里,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说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