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4课_古代的经济政策.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二第4课_古代的经济政策

【思考探究】之一 拿什么献给你,我的农业? 工商业,想说爱你不容易! 【思考探究】之二 近代前夜的岔路口, 向左走??? 向右走??? 1(10年四川卷)农耕文化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 基本面貌,影响深远。回答16~17题。 16.“重 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 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2(08广东单科)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 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 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 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 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 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 论。该判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3(08海南单科)下列各项中,最早记载蕃 薯(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是 A.《齐民要术》 B.《农书》 C.《农政全书》 D.《四洲志》 5(08江苏单科)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 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 象的原因是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历代限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8、《清文献通考》卷33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居濠镜澳,以其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盖已有年。后深入省会,至于激变,遂行禁止。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上从之”。这段记载充分说明: A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 B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可以“裕国” 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 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 9、“洪武四年十二月,‘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桢,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下述对材料中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B促进了官方朝贡贸易的发展 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10、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A 天津地区 B 上海地区 C 苏杭地区 D 珠三角地区 11、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1)1807年农民刘老汉向地主租种了10亩地,产粮2000公斤。 试分析: 刘老汉与这10亩地是什么关系?土地所有权归谁?生产的粮食如何分配? (2)2007年农民张老汉秦老汉种植了10亩土地的玉米,总产量约5000公斤。 试分析:秦老汉与这10亩地是什么关系?所有权归谁?他能否将地卖给别人? 10亩地上的收入归谁所有? 课后拓展: D 高考回眸 D C 4(08重庆文综)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 开展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探究性学习。需重 点查阅 A.《考工记》 B.《神农本草经》 C.《齐民要术》 D.《梦溪笔谈》 D C 材料一: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材料二 :(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未也。今若干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个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1)材料1揭示哪些历史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2,雍正帝怎样看

文档评论(0)

younaifc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