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05第五章地方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5第五章地方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第五章 地方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5.1 历代疆土和地方行政区 夏商周的疆域 春秋战国时期后普遍推行郡县制 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实行统一的王朝,奠定了我国的疆域基础 东汉后期形成州郡县的三级行政区划制度 隋唐时期的疆域 元代的行中书省、路、府、县四级行政区划 明清时期的辽阔疆域 5.2 行政区名称的由来及级别变化 国 省 道 路 府 州 5.3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5.3.1 先秦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5.3.1 先秦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封诸侯、建藩卫,是夏商周三代地方管理的核心 夏代地方诸侯称为“君”、“伯”,更多地称为“某某氏” 商代地方已有内外服之分,有侯、甸、男、卫、邦伯等 西周初期采取分封诸侯制,“授民”和“授土” 战国时期,郡县制已经比较普遍,长官不世袭 先秦的地方基层行政组织很有特点 周代的地方基层划分为国、都、邑和郊外,即国野制度 战国时期,各国普遍实行乡里制度 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1) 秦以后的历代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程度不断加强,设官分职向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方向发展 (一)省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 元代的省设丞相一人,平章二人等为省的主要长官;实际主持政务是并列的平章事二人 明代省一级分藩司、臬司、都司,将事权一分为三 清代的总督、巡抚是法定的省级封疆大吏,各设有衙门,但衙门内不设职能机构,加上中央的严格控制,督抚难以形成自己的势力团伙 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2) (二)道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 唐代的道以节度使为主要长官,为一方之主 明及清初的道是监察分区,分“守道”和“巡道” 清乾隆时期,守道和巡道有了固定的治所,也不再由藩、臬两司的副职兼任,而以“道员”专称,并明确规定守道主管民政和财政,巡道主管司法和监察,成为省级以下的行政单位 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3) (三)路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 宋代在府州之上增加路一级行政单位,直接统属于中央 路设有帅、槽、宪、仓等司,官员均由皇帝直接委任,各司互不统属,各自对中央负责 各司的副职兼有监视主官的职责,各司的政令文书必须有副职共同签署,副职与主官相互牵制 元代的路是二级行政区,设总管府 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4) (四)府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 府有京府和散府之分,设官也有一定的区别 知府事、府尹、知府等不同名称 明清的京府设府尹,“掌京府之政令”;其余诸府是承上启下的地方行政单位,设知府掌一府之政令 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5) (五)州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 东汉时,州成为地方最高级行政区,刺史为最高行政长官,握有军、政、财、司法等大权 隋改州为郡,降低地方官等级 唐改郡为州,仍以刺史为长官,主管一州政令 宋代的府、州、军、监是同一级行政区 明代的直隶州如府,散州如县,设主官主政 清代的州、厅分直隶州、厅和属州、散厅,直隶州、厅与府是同一行政区划等级,属州、散厅与县是同一区划等级 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6) (六)郡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 秦设郡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另设郡尉、郡监 汉代郡国并行,郡设守(太守),国设相 魏晋南北朝太守身兼军职成为制度化 隋代虽然仍以太守为长官,但加重副职权力 隋以后虽然没有郡行政区,但习惯上仍把府、州视为郡,太守成为州刺史、知府的别称 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7) (七)特别行政区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 汉代的司隶校尉与三辅 曹魏的民屯、军屯 各代都有军民共治的军事管理政区,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 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8) (八)县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 自秦以来,县级政权的长官就是令(大县)、长(小县) 至宋代官改为差遣后,县的长官改为知县 至明清,县级政权官的设置实际上也是令(知县)丞(县丞)簿(县主簿)尉(典史)的体制 明中叶以后,有些县官聘请幕友,协助办理事务,渐渐成习。县官还可以自带家人上任 县官的私人组成的非正式队伍与正式机构共同起到管治地方的作用,导致地方治理形式有较大的变化 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9) (九)基层行政组织 秦汉在一县的基层分成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在县以下还有亭一级组织,是县派出的治安机构 北魏的“三长制”,即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 宋代王安石变法,为加强兵政和增加财赋收入,实行保甲制。变法失败后,乡里或行保甲,或行坊里 辽金元地区在汉族地区实行村社制度 明代乡里组织是里甲制与保甲制并存 清初沿用明制,里甲和保甲并存,里甲稍重;雍正后,保甲逐渐取代里甲,使保甲不但具有维持地方治安的职能,而且具有督催钱粮的职能,承担起地方一应杂事公务 5.4 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制度 5.4.1 西域都护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