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PKPD优化抗生素使用的策略_培训课件.ppt

PKPD优化抗生素使用的策略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研究中有3种给药方式: 1.两步点滴法0TIT:0.25-1g/0.5h+0.25-1g/4hQ8h 2.延长输注法PIT:延长输注时间至4-6小时. 3.传统输注法TIT:0.5-2g/0.5-4h Q8h 应用体外药效学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对比美平治疗绿脓杆菌感染时不同输注方法带来的疗效 * A图是MIC=2ug/ml时,美平不同给药方案的药时曲线,B图是MIC=4ug/ml时,美平不同给药方案的药时曲线.C图是MIC=8ug/ml时美平不同给药方案的药时曲线.从药时曲线上我们可以看出,两步点滴法与延长输注和传统输注相比,有较好的TMIC,即使TMIC相似,但是两步点滴法有更高的峰值,并缩短了达峰时间. * MIC=2 μg/ml时,应用美平0.5g Q8h治疗绿脓杆菌感染,两步点滴法杀菌活性更强,能够达到更好的疗效,且最初杀菌率高于点滴4h组 * 在这个研究中,两步点滴法的持续杀菌效果也是最优的. * 不同MIC时,应用美平1g Q6h治疗绿脓杆菌感染,两步点滴法的达标概率最高,在MIC ≤2 μg/ml时,所有方法的达标概率几乎都能达到100% * 美平有非常优异的稳定性,十分适合两步点滴法的使用. * * * * PK:药物动力学,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的过程 PD:药效学,药物在体内作用于病原菌的效果 * 根据PK/PD理论制定给药方案,可以提高病原菌清除率,提高临床疗效,防止细菌耐药产生. * 这是一条药物在体内代谢的药时曲线,我们可以看到血药峰浓度C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还有3个评价抗菌药物的参数:Cmax/MIC,AUC/MIC,TMIC * 3个参数的具体意义如片中所示 * 根据抗菌药物的PK/PD特点,抗菌药物分为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具体的药效学参数,药物,杀菌性和治疗目标如片中所示. * 从图中的细菌生存数量可以看出,浓度依赖性的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杀菌效果是增加的.作为时间依赖性的替卡西林,杀菌效果与药物作用的时间相关性更大. * 时间依赖性的抗生素特点如图中所示. * 计算 %TMIC是用B(超过MIC90浓度维持的时间)比上A(给药间隔的时间) * 这个研究来自于对中耳炎和鼻窦炎病人的研究。无论菌株是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还是青霉素中介以至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当TMIC在40%-50%时,Y轴显示的细菌清除达到了最大化。无论微生物是敏感的、中介的还是耐药的,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抗菌药物的剂量,并使得TMIC在40%-50%之间,这样就可以使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最大化。 * 从这篇文献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如片中所示 * 在上面的讲课中我们已经提到,对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一般要求TMIC在40%-50%就可以达到疗效的最大化,但对于碳青霉烯类的药物,临床上要求TMIC达到40%就可以使其疗效最大化。之所以β-内酰胺类药物之间存在着这些细微的差别,可能和抗菌药物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亲和性高低有关。 * * 所以,对于感染性疾病,早期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在选择抗菌药物时,除了要考虑体外敏感试验的结果,还应该应用药效动力学的指标来考虑更多问题,如药物的选择是否正确,剂量是否合适,应用抗菌药物的时间是否合理。 * 为什么要这样要求呢?因为有时候即使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了所谓恰当的治疗,而实际在临床上仍然有治疗失败的可能。部分原因可能是体外敏感和体内的药物作用不一致. * 应用PK/PD理论指导抗菌药物的应用,可以提高临床有效性.这里介绍3’D’原则,Drug是指1,2;Dose是指3,4;Duration是指5 * 对于时间依赖性抗生素,随着MIC的升高,TMIC将明显缩短。所以选择例如美平这种MIC低而安全性又高的抗菌药物,是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 * 我们再来看看增加每次使用剂量和增加每天用药次数 * 黄色曲线是单倍剂量的药时曲线,图中标出了TMIC的时间(绿色虚线圆圈).红色是2倍剂量时的药时曲线,可以看出TMIC 是增加的(黄色和红色曲线间绿色虚线标出).所以:如绿地方框中文字所示. * 从这篇文献中我们可以了解,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药物的副作用也会增加.所以针对安全性不是很好的抗菌药物,提高剂量也会增加副作用的风险. * 我们再来看看每天增加给药次数的结果.图中红色的美平1.5gQ12h给药的药时曲线,蓝色的美平1gQ8h给药的药时曲线.针对不同的MIC的细菌,两条曲线的TMIC结果如图中所示,我们可以k看到,每天相同的总剂量,分成3次给药TMIC的结果远远好过2次给药. * 再来看看延长每次用药的持续时间的结果. * 图中黄色是点滴时间为0.5小时的药时曲线,红色是点滴时间为3小时的药时曲线.从文献结果可以看到,当点滴时间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