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穴位贴敷全解.doc

8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穴位贴敷全解.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穴位贴敷全解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 ?穴位贴敷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pre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cupuncture point application ? 目? 次 ? 1 范围. ... ... ... ... . ... ... ... ..... ... ... ..... 7 2 术语与定义. ... ... ... ... ... ... ... . ... ... ... .. 79 3 指导原则. ... ... ... ... ... ... ... ... ... ... ..... 79 4 准备工作.. ... ... ... ... ..... ... ... ... ... ... .... 81 4.1 药物选择. ... ... ... ... ... ... . ... ... ... ... ... 81 4.2 赋型剂的选择. ... ... ... ... ... ..... ... ... ... ... 81 4.3 剂型的选择. ... ... ... ... ... ... ... ... ... ..... 81 5 操作方法.. ... ... ... . ... ... ... ... ... ... ... .... 83 5.1 穴位选择.. ... ... ... ... ... ... ... ... ... ... .. 83 5.2 贴敷方法. ... ... ... ... ... ....... ... ... ... ... 83 5.3 贴敷时间.. ... ... ... ... .... ... ... ... ... ... .. 84 6 注意事项. ... ... ... .... ... ... ... ... ... ... ..... 84 7 禁忌症. ... ... .. ... ... ... ... ... ... ... ... .... 84 8 施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 ... ... ... . ... ... 84 ?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穴位贴敷疗法的术语和定义、指导原则、贴敷前的准备、穴位贴敷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禁忌症、贴敷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其处理等。 本规范适用于中医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于穴位贴敷养生服务行业的管理,指导临床医院和社区保健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师在养生保健、疾病预防和疾病辅助治疗中规范操作,合理配药和选穴应用;如保健机构的保健技师等保健从业人员或个人在养生保健中应用时,也可以此作为参照;不适用于非临床医生或个人应用于疾病治疗。 2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穴位贴敷? Acupuncture Point Application 穴位贴敷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人体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的经皮吸收,刺激局部经络穴位,激发全身经气,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其中采用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穴位引起局部发泡、甚至化脓,中医称之为“灸疮”,这种特殊的穴位贴敷方法称为“天灸”、“自灸”或“发泡疗法”。如果将药物贴敷于神阙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防治疾病时,又称“敷脐法”或“脐疗”。 赋形剂? ?Excipient 赋形剂即基质,是用来将研成粉状的药末经液状或膏状物质混合,制成药饼,药糊或膏剂进行穴位贴敷。在穴位贴敷时,一般均需要使用赋形剂对所用药物进行调和。 3 指导原则 3.1穴位贴敷主要适用于养生保健和亚健康状态的调理,在应用时常选用补阴壮阳、益气活血、温经通络的药物,穴位多选用关元、膏肓、气海、足三里、五脏的背俞等具有强壮作用的穴位,起到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预防疾病的作用。 3.2穴位贴敷也可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临床疾病的保健和辅助调理,但使用过程中,可通过药物和穴位的选择,进行辨证论治,施体施养。主要适用症有:体虚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变应性鼻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冠心病、脑血管病、偏头痛、便秘、失眠、耳鸣耳聋、高脂血症、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口腔溃疡、痛经、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股骨头坏死、颈椎病、退行性骨关节病变、小儿夜啼、厌食、遗尿、流涎等。 3.3实施穴位贴敷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对贴敷药物过敏者切勿使用本方法。贴敷后应注意观察皮肤有无过敏、皮疹及糜烂溃破现象,一旦有不适情况,立即停用。 3.4每次贴敷时取穴不宜过多,应少而精,一般以6-8穴为宜;对一些慢性病的保健调理,可采用几组穴位轮换交替的使用方法,每次贴敷一组穴位。同一部位不宜连续贴敷过久,以免药物

文档评论(0)

70后老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