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 HAP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的潜伏期,而于入院48h后在医院发生的肺实质感染。入院24h内出现的肺炎,不属HAP。而病人出院时正值感染潜伏期,出院后发生的肺炎,仍应考虑HAP。一般HAP均发生在入院72h之后。 ★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指气管插管(切开)机械通气48-72h后至撤机拔管后48h内并发的肺炎;部分重症HAP需机械通气者应按VAP处理。 医疗护理相关性肺炎(HCAP) ★ 感染前90天内曾住院,住院时间≥2天 ★ 住在老年护理院或康复机构中 ★ 感染前30天内接受过静脉抗生素治疗、化疗或创伤处理 ★ 在医院或门诊定期接受血液透析 2005年ATS指南 HAP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 国外:0.5?1.0%(最高5.0%),占普通病房院内感染的第二位(15?20%) ;ICU的第一位(25%);机械通气者高达18?60%(增6?20倍) 国内:1.3?3.4%,院内感染第一位(占29.5?40.7%); 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基地:2001-2005年100余所医院院内感染总现患率5.22%→4.77%,HAP则1.8%→1.94% HAP的流行病学 病死率:美国HAP 18.8%, HCAP 19.8%,VAP 29.3%,为院内感染的首要死因(2006ATS年会),HAP全因死亡率达30% ?70% 国内:24.1%(51篇4468例) 不仅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也造成社会巨大的经济负担;美国每例HAP住院延长7?9天,多花费4万美元;每年为此花费12?20亿美元;国内延长31天,每例多花费万余元 HAP的发病机制(1) ★呼吸道防御功能受损:气道纤毛粘液清除系统受损,上皮细胞间纤维连接蛋白和SIgA被炎细胞产生的蛋白酶所破坏,受体暴露,细菌易于黏附,气管插管使咳嗽、咳痰及吞咽机制受抑等 ★口咽部病原体的定植:住院≤5d口咽部及上呼吸道为正常菌群或院外肺炎病原菌,?5d(尤其住ICU) G-杆菌和金葡菌定植 我国HAP诊断标准 1 新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疾病症状加重,并 出现咳脓痰,伴或不伴胸痛; 2 发热; 3 肺实变体征或/和湿罗音; 4 白细胞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5 胸片示片状浸润影或间质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6 起病时间、地点符合院内感染。 以上1?4项任一项加第5、6项,并除外肺不张、心力衰竭和肺水肿、肺血栓栓塞症、ARDS等疾病者,可临床诊断HAP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1999年制定 总 结 HAP是我国最常见的院内感染,有很高的病死率; 呼吸科医师应熟知HAP(VAP)的诊断标准及严重度分级; 早期(起病12h内)适当的经验治疗是影响HAP预后最重要的因素;细菌耐药是不适当治疗的严重不良后果; 对晚发性重症HAP,应采用全面覆盖、降阶梯治疗的方针,酌情覆盖一般G+、G-菌、绿脓杆菌、MRSA、不动杆菌、厌氧菌等,必要时真菌;降阶梯治疗可降低抗生素对细菌耐药的选择性压力; 病原菌明确后及时进行目标治疗; 降阶梯治疗不可行时,重新制定治疗方案; 重视对HAP的预防,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HAP的预防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提高医务人员预防HAP的意识,制定洗手、无菌操作制度并严格执行;缩短住院日 监测高危病人(住ICU者)HAP的发生率 及时脱呼吸机,每4?7天更换管道,冷凝水弃远离病人处 呼吸器械的清洗消毒 尽量减少侵入性管道的留置 患者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尽量减少误吸的危险 机械通气者尽量清除声门下,气囊上分泌物,防止流如下呼吸道 术前术后深吸气及有效咳嗽练习 不提倡预防用抗生素 支持疗法 (1)饮食注意: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一般取半流食,如牛奶、蛋羹类,细软面条、肉粥等,多饮水,应在3000ml以上,忌食温热生痰食物,如白果、柑、胡椒、龙眼肉。 高热时还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防止细菌由口腔进入肺部加重感染。缓解期可普通饮食 (2)休息:发热时应卧床休息,高热或有中毒性休克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采取半卧位。咳嗽、胸痛者取侧卧位(卧向患侧,以减轻疼痛)。退热后,要增加活动和呼吸运动,促进痰液排出,减少并发症。痊愈后便可正常工作生活。 (3)监测病情包括神智、呼吸、脉搏、血压及尿量等,注意防止休克。 (4)鼓励饮水每日1~2L,轻症患者不需常规静脉输液,确有失水者可输液 。 (5)中等或重症患者(PaO2<60mmHg或有发钳)应给氧。 (6)腹胀、鼓肠可用腹部热敷及肛管排气。若有明显麻痹性肠梗阻或胃扩张,应暂时禁食、禁饮、胃肠减压,直至恢复肠蠕动。 有效咳嗽:每1-2h进行一次有效咳痰,即先数次随意深呼吸(腹式),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