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传统文化中和谐旅游基因与和谐旅游文化建设.ppt

2015传统文化中和谐旅游基因与和谐旅游文化建设.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传统文化中和谐旅游基因与和谐旅游文化建设

传统文化中和谐旅游基因 与和谐旅游文化建设 河源市委党校东源分校 古秀宁 摘要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许多和谐旅游基因,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逍遥游”等思想,是建设和谐旅游文化的基础,也是实现和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传统文化中和谐旅游基因 与和谐旅游文化建设 培训对象: 和旅游产业相关的决策者、管理者和经营者 培训时间:约90分钟 主要内容 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旅游基因 二、传统文化中和谐旅游基因的现实意义 三、和谐旅游文化的建设 引子: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 《南方日报》2012年3月2日报道: 旅游业跃升为广东支柱产业 2011年,全省旅游业全线飘红,旅游业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6443亿元、增长20%,旅游增加值占全省GDP5.18%。 2012年广东旅游工作会议议题: 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发展, 全力以赴建设幸福旅游。 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构建和谐旅游文化。 关于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是人类在其旅游活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是人类在其旅游活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旅游哲理内核和旅游成果积淀。 和谐旅游文化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旅游基因, 是我们建设和谐旅游文化的基础。 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旅游基因 先秦诸子百家是后世政治文化发展的奠基者和实践者,也是传统旅游文化最早的的实践者和建设者。 主要代表: 儒家——孔子 道家——庄子、老子 观点一: 主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仁”以“孝悌”为本: “三年之丧练,不群立,不旅行”。 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忠孝节义”以及修身养性、礼乐教化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 19岁丧父,在母亲鼓励下于22岁(守孝满三年)开始出游 观点二: 主张“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自然山水之美 所谓“逍遥游”是指不计功利,不借任何外力,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的自由遨游。 道家认为,旅游者应该去观览万事、万物的自然真貌、人生与自然的真谛。 道——自然皆道 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旅游基因 道家认为:旅游就是逍遥,就是使游子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自由。 观点三: 主张“逍遥游” 。 反映了道家崇尚自然,反对束缚,主张自由自在、无羁无绊的旅游宗旨,即无己、无功、无名的非功利旅游思想,追求的是人与人的和谐,即社会和谐。 观点四:主张“天地有大美” 。 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成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礼而不说”。 自然状态是和谐而有规律的,并蕴含着内在美的状态。而自然本身就是一种完美的状态,无需经过人化的过程。 主张顺应自然,回归自然,反对人化。 观点五:主张“天人合一”。 无论是儒家旅游思想还是道家旅游思想,都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人与自然(天)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亲密关系 。 天人合一 孔子:“知天命”、“天生德于予”,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其可比性、协调性。 遵循自然规律, 求得精神自由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指出人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依赖性,保持自然本性的天然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旅游基因 1.主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主张“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3.主张“逍遥游”。 4.主张“天地有大美”。 5.主张“天人合一”。 第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体现了对家庭感情需求的尊重,有利于家庭和谐。 为何要“父母在,不远游”? 为人子应不忘其亲,赡养父母。 近游也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还可以与父母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细胞,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第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体现了对家庭感情需求的尊重,有利于家庭和谐。 “游必有方” 原因:儿行千里母担忧 原因:儿行千里担忧母。 第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体现了对旅游认识、旅游态度的多元共存。 知者、仁者并无高下之别,如自然界的山水无争胜之心一样,互为映衬,共成山水。 知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 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实际上是人们对旅游对象主观认识的反应,也是人们对旅游认识和态度多

文档评论(0)

lv2156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