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孔子的社会思想.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孔子的社会思想

涟漪 涟漪 涟漪 涟漪 涟漪 涟漪 * * * * 孔子的社会思想 一.“礼” 1.《论语》中论及礼的材料共有79条,他注重礼的形式 2.赞成对周礼某些形式的变革 3.“礼”——等级名分制度 4.“礼”的作用——“天下有道” 5.如何恢复和维护“周礼”——“正名分”,明确社会分工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二.“仁” 1.“仁”的涵义: “仁”在论语中同样居于主导地位,论语11705个字中,仁字就有 105 个。 第一类:指仁德,代表一种品行、一种思想:仁者爱人。 《颜渊》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中庸》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宪问》篇:“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 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说文》解释“仁,亲也,从人二”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第二类 :指仁者、仁人,即有仁德、行仁事之人 《雍也》篇:“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子路》篇:“刚毅、木讷,近仁”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仁者”就应是具有关爱他人的品行或思想的人, 做过关爱他人之事的人。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第三类:行仁,做仁事 《里仁》篇:“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路》篇:“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卫灵公》篇:“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当仁,不让于师” 何谓行仁、做仁事? 献爱心、做关爱他人的事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第四类: “仁”的名声,即被人称为“仁” 《颜渊》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孔子仁学的实质内涵,就是“爱人”—关爱他人。 “钓而不纲(网),弋不射宿” 2.如何求仁、行仁?——“忠恕之道” 《论语·里仁》,“忠”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礼记·大学》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三.中庸之道 1.起源: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 《史记·五帝本纪》尧舜时代,又有所谓“允执厥中” 2.《论语·雍也》第二十九章:“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3.《说文》:“中,正也;庸,用也,从用,从庚;庚,更事也。” 4.中庸的特点: (1)适度,即孔子提出的“过犹不及” “中庸之道”和“折中主义”是有原则区别的 “ 礼”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

文档评论(0)

zhangdi12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