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区域经济增长模型.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第五章 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决定因素 第二节 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节 极化理论 第二节 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基本观点: 各个区域无论其初始发展差距有多大,在经过一定时期后,这种差别将会随着要素流动趋于均衡,即市场机制最终会消除区域之间的差别,导致经济增长的均衡。 均衡的条件: (1)经济主体追求收益最大化; (2)经济主体能够获得有关价格的完全信息; (3)在所有市场上都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4)价格灵活富有弹性,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5)区域之间运输费用为零; (6)所有区域都存在同一的固定比例规模收益的生产函数。 索洛模型的结论是: 稳定状态是长期均衡,不管经济的初始资本水平如何,最后总会达到稳定状态的资本水平,从而经济也必然回归到原来的稳定状态。 如果资本初始水平低于稳态水平k*,则在该水平上,投资大于折旧,即新增投资规模大于资本的损耗数量,那么资本存量会不断上升,直到逼近稳定状态k*。 如果资本初始水平高于稳态水平k* ,则在该水平上,投资小于折旧,资本损耗的速度大于更新速度,则资本存量就会不断下降,这种趋势也要在达到稳态水平k*时才会停止。 一旦资本存量达到稳态水平,投资正好等于折旧,人均资本存量既不增加,也不下降,这个经济的产出、储蓄、消费、投资等就都处于稳定状态。 因为区域1资本投入比劳动投入相对多,所以该区域的工资率比区域2高,而资本利息低。这是由于区域1的高资本投入必然使资本的边际产量低于区域2;同样地,区域1的劳动要素报酬必然高于区域2。所以,对劳动力形成了一个刺激,他们就会从区域2流向区域1。而资本则会呈反方向运动,也就是从区域1流向区域2。 区域间存在差别条件下的要素流动 这种流动导致两个区域内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比例发生变化。区域1最初的资本集约程度会下降(资本流出、劳动力流入的结果);区域2的资本集约程度会提高(资本流入、劳动力流出的结果)。由此,这两个区域的资本集约程度开始趋近。只有当两个区域之间的工资和资本利息不存在差别时,这一过程才会停止。所以,在新古典模型中,无障碍的要素流动导致区域之间工资和利息的差别消失,从而达到均衡。 通过要素流动实现的区域间均衡 三、通过区际贸易实现均衡增长:两区域模型II 假定: 只有两个区域,技术水平相同,但劳动和资本的配备不同。区域1拥有相对多的资本,区域2拥有相对多的劳动。 两个区域都生产相同的两种产品:一种是劳动集约的纺织品,另一种是资本集约的钢材。 两区域之间不存在生产要素交换,但产品是完全可流动的。 分析: 区域I由于存在着大量的资本,而劳动力相对较少,所以区域I资本的相对价格(资本与劳动之比)较之区域II要便宜,而区域II由于存在着大量的劳动力,从而其劳动力的相对价格比较低廉。因此,如果不存在区域分工,则区域I所生产的纺织品价格要高于区域II,而区域II所生产的钢铁价格要高于区域I。通过区域分工和交换,区域I只生产钢铁,区域II只生产纺织品,区域I把钢铁卖给区域II,区域II把纺织品卖给区域I,双方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生产优势。 随着分工和交换关系的发展,两个区域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也会出现变化,区域I由于要进一步发展资本集约的钢铁产业,使得资本的相对价格不断提高;而区域II由于要进一步发展纺织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扩大,从而会导致劳动力的相对价格不断上升。长此以往,两个区域之间资本和劳动的相对价格会呈现不断靠近的趋势,最终两区域会达到平衡。 第三节 极化理论 极化理论也叫“增长极”理论,其创立者是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后经许多学者如瑞典的缪尔达尔、美国的赫希曼、法国布代维尔等人的补充和发展,形成了经济学界著名的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流派。 一、极化理论的基础:非均衡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具有内在均衡的趋势,即经济增长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区间存在着一种均衡的趋向——非均衡是暂时的,最终的趋势是经济资源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国界的流动,从而实现经济资源的均衡配置。 非均衡增长论: 由于经济资源的区域分布是不均衡的,而且这些经济资源并非是完全可流动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现有物质资源(尤其是资本)的稀缺和人力资源(尤其是企业家)的匮乏,因此经济均衡增长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现实经济增长总是首先从某个部门或地区开始,然后再带动其他部门或地区实现经济增长。 二、佩鲁的部门极化理论 主要代表作:《经济空间:理论的应用》(1950年)和《略论发展极的概念》(1955年)。 主要观点: 1、经济空间存在着若干中心、力场或极,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从而产生相互关联的一定范围的“场”,场效应的作用使得经济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