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团队介绍.doc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团队介绍.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团队介绍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团队介绍 目 录 物电学院 “超宽带电子学及应用”团队介绍 2 物理电子学院“大功率毫米波行波管研究”团队介绍 3 物理电子学院“高功率毫米波”团队介绍 4 物理电子学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团队介绍 5 物理电子学院“计算电磁学及其应用”团队介绍 6 物理电子学院“理论物理”团队介绍 8 物理电子学院“理论与计算机模拟”团队介绍 8 物理电子学院“强辐射实验室”团队介绍 10 物理电子学院“太赫兹”团队介绍 10 物理电子学院“微波仿真”团队介绍 12 物理电子学院“微纳光学研究”团队介绍 12 物理电子学院“先进材料制备及其物理性质研究”团队介绍 13 物理电子学院“真空微电子及微波能应用研究”团队介绍 15 注:团队排列先后按照团队名称首字母。 物电学院 “超宽带电子学及应用”团队介绍 团队简介 超宽带电子学及应用现有教师机工程技术人员8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3名,工程技术人员1名;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2名;50-60岁教师2名,40-50岁教师3名,30-40岁教师2名。 超宽带电子学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新型光控光电导器件 研究激光与半导体相互作用理论与技术,新型光控光电导器件工作机理、研制工艺及应用。 (2) 电波传输与天线 研究瞬态电磁脉冲传输理论与技术,超宽带天线理论与技术。 (3) 生物电磁学 研究肿瘤电穿孔疗法的机理及应用,电穿孔效应在污水治理等领域的应用。 (4) 微波电路与系统 研究高功率微波电路与系统在冲击雷达、探地雷达等领域中的应用。 团队导师介绍 序号 导师姓名 职称/博导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11年拟招人数 1 杨宏春 教 授 无线电物理 (1) (2)(3)(4) 4 2 杨啸林 副教授 无线电物理 (2)(4) 4 3 孙云卿 副教授 无线电物理 (1)(3) 2 4 曾 刚 副教授 无线电物理 (3)(4) 2 毕业学生就业去向 团队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较好,主要去向包括国内一些研究所(如南京14所、成都29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和一些知名公司、企业(贝尔、华为、中兴等)。 物理电子学院“大功率毫米波行波管研究”团队介绍 团队简介 大功率毫米波行波管研究团队是经过三代人的艰苦努力自然形成的,现有成员50余人,其中教授/博导3人,副教授/研究员4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3人,在读博士13人,研究生30人。近年来,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大项目、“863”、军事电子预研、霍英东高校青年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等数十项科研课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宽带大功率微波管高频系统及注波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新型高功率微波源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无源导波元件的计算机模拟和实验研究;电磁数值模拟;微波毫米波切伦可夫器件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太赫兹和光电子学;新型电磁材料;电磁场理论和微波技术;等离子体物理;自旋电子学等。 团队导师介绍 序号 导师姓名 职称/博导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11年拟招人数 1 宫玉彬 教授/博导 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 02/03/05* 3 2 魏彦玉 教授/博导 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 02/03/06* 3 3 段兆云 教授/博导 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 01/02/06* 3 4 岳玲娜 副教授 电子科学与技术 01/02/07* 1 5 殷海荣 副教授 电子科学与技术 01/03/04* 1 6 巩华荣 副教授 电子科学与技术 02/04* 1 7 路志刚 副研究员 电子科学与技术 01/02* 1 *研究方向: 01毫米波与亚毫米波器件与技术; 02现代微波电子学与微波管CAD技术 03高功率微波的系统、效应和信息对抗; 04纳米电子学 05等离子体电子学; 06太赫兹电子学; 07微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 毕业学生就业去向 截至2010年7月,团队已培养博士毕业生9人,研究生60余人,除留校任教外,就业地区集中在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成渝地区等国家经济建设重点地区与综合实验改革配套区,就业单位集中在国家经济建设的“三高”(高新技术企业、高层次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单位,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都二十九所等。主要从事工作有:回旋管设计、行波管设计、集成电路设计、射频研发、接收机设计等。 物理电子学院“高功率毫米波”团队介绍 团队简介 高功率毫米波教研

文档评论(0)

qianziwu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