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市场业务.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开市场业务

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它有什么特点? xujy77210级分类:历史话题被浏览757次2012.12.26 gyq5290 采纳率:48%11级2012.12.27 1.认为市场经济只有一种,而并不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市场经济问题。有的学者公开说“如果认为市场经济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社会属性的区别,那又会引导人们去争论,市场运行中,哪些是资本主义的,哪些是社会主义的,一整天纠缠于姓‘社’姓‘资’的意识形态之中,这对我们的改革是非常不利的”。又说“其实这个问题应该说早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已经解决了,认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提出了市场经济没有姓‘社’姓‘资’的问题。”我们在前面已说明,市场经济的概念,事实上存在着三种不同含义,或者说三种含义的统一,才构成完整的市场经济范畴的内涵。论者所引邓小平同志关于市场经济的论述只是在第二种含义即资源配置方式上来使用市场经济一词的,它作为一种方式的本身,当然没有社会属性问题。但是,一个完整的市场经济概念,却不能不涉及到社会属性,因为它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是孤立存在,而必然要与一定社会的基本制度相联系才能发挥其配置资源的作用。资本主义下的市场经济是如此,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也是如此,所以党的十四大报告在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时,首先就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从而它就不能不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与上述否认市场经济具有社会属性相类似的另一种观点,是只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经济的共性,否认或淡化其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强调照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切经验和方法。例如认为西方80年代掀起的非国有化浪潮的经验,就可以为我们效仿。硬说国有企业不符合市场经济需要,我国不实行非国有化(实即私有化)的方针,就不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难想象,其结果只能是使我们放弃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完全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而这也正是西方某些敌对势力孜孜以求的。例如美国经济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格雷尔·马斯泰尔在1997年12月29日《华盛顿邮报》上提出“帮助中国解决国企问题的建议”中极力鼓动中国把国有企业私有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他说:“中国讨论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方式也有一些年代了。中国应当采取一项大胆的计划,出售适合在市场出售的国有企业。在这方面可以采用德国在将原来东德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时采取的做法,即降低售价,但经营者必需保证以负责的态度使企业运转,在一个固定的时期内不得清理变现”多好的主意的啊!国内那些鼓吹私有化和大刮出卖国企风的人,见了这个“主意”难道不觉得自己与马斯泰尔之流是有某些联系的么?!2.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需要考虑姓‘公’姓‘私’的问题,并认为这是自1978年以来的第三次思想解放,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新思想。前已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相联系并以之为基础的,这也是保证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条件。邓小平同志在回答论证深圳还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据时说的深圳还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他还一再告诫我们:“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时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工厂,这些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38、110页。)同时他预见到随着非公有制成份的发展,公有制比重会有所下降,但仍要“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同上。)。十五大是以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为特征的,它又怎么会提出与之相反的在改革中不问姓‘公’姓‘私’的方针呢?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热衷于鼓吹、欣赏这种不问姓‘公’姓‘私’的观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乃是自觉不自觉地玩弄鱼目混珠的手法,企图达到以‘私’充‘公’的目的。某大报记者1998年3月5日写的一篇描绘西安某企业集团负责人的心境的报导或许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据报导说,这个集团是“一企三制”,九家下属企业既有全民的,集体的,还有股份制。负责人则为非公有制经济的代表。这个集团就是靠没有要国家一分钱投入而“白手起家”地兴办起来的,所以应该属于“私”(私营)字头、“民”(民营)字头企业。但创业之初,这个集团的主体企业却找了一个挂靠单位,注册为全民企业,即通常所说的“戴红帽子”的假全民企业。现在,形势变了,有人劝他摘下“红帽子”还其私营企业的本来面目,他却回答,把企业划给我个人能干什么,这么大的产业你能拿走吗?一企三制能把各种所有制的优势结合起来,不是更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