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
典籍
1、孔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18·6》
2、子路:“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18·7》
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8·7》
4、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13·11》)
5、孔子南适楚,厄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弟子皆有饥色。子路进而问之曰:“由闻之: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累德积义怀美,行之日久矣,奚居之隐也?”
孔子曰:“由不识,吾语女。女以知者为必用邪?王子比干不见剖心乎!女以忠者为必用邪?关龙逢不见刑乎!女以谏者为必用邪?吴子胥不磔姑苏东门外乎!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材也;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多矣!由是观之,不遇世者众矣,何独丘也哉!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知祸福终始而心不惑也。夫贤不肖者,材也;为不为者,人也;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今有其人,不遇其时,虽贤,其能行乎?苟遇其时,何难之有!故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
孔子曰:“由!居!吾语女。昔晋公子重耳霸心生于曹,越王句践霸心生于会稽,齐桓公小白霸心生于莒。故居不隐者思不远,身不佚者志不广;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荀子·宥坐篇第二十八》
译文:孔子向南到楚国去,困在陈国、蔡国之间,七天没吃熟食,野菜羹中不搀一点米,学生们都有挨饿的脸色。子路前来问孔子说:“仲由我听说:‘行善的人,上天用幸福报答他;作恶的人,上天用灾祸报复他。’现在先生积累功德、不断奉行道义、怀有美好的理想,行善的日子很久了,为什么处境这样窘迫呢?”
孔子说:“仲由你不懂,我告诉你吧。你认为有才智的人是一定会被任用的吗?王子比干不是被剖腹挖心了吗!你认为忠诚的人是一定会被任用的吗?关龙逢不是被杀了吗!你认为劝谏的人是一定会被任用的吗?伍子胥不是在姑苏城的东门之外被碎尸了吗!是得到君主的赏识还是得不到君主的赏识,这要靠时机;有德才还是没有德才,这是各人的资质了;君子博学多识而能深谋远虑却碰不到时机的多着呢!由此看来,不被社会赏识的人是很多的了!哪里只是我孔丘呢?再说白芷兰草长在深山老林之中,并非因为没有人赏识就不香了。君子学习,并不是为了显贵,而是为了在不得志的时候不至于困窘、在碰到忧患的时候意志不至于衰退,懂得祸福死生的道理而心里不迷惑。有德才还是没有德才,在于资质;是做还是不做,在于人;是得到赏识还是得不到赏识,在于时机;是死还是生,在于命运。现在有了理想的人才却碰不到理想的时机,那么即使贤能,他能有所作为吗?如果碰到了理想的时机,那还有什么困难呢?所以君子广博地学习、深入地谋划、修养心身、端正品行来等待时机。”
孔子又说:“仲由!坐下!我告诉你。从前晋公子重耳的称霸之心产生于流亡途中的曹国,越王勾践的称霸之心产生于被围困的会稽山,齐桓公小白的称霸之心产主于逃亡之处莒国。所以处境不窘迫的人想得就不远,自己没奔逃过的人志向就不广大,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叶子枯落的桑树底下就不能得意呢?”
评论
1、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认为“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孔子世界观中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进而发展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乐观进取精神。
2、“明知不可而为之”,这对孔子的概括真是入木三分,深刻得很。显然,这个守城门的人并不是一个等闲之辈,而是一个修养 很高却隐身于市朝的大隐士。
回到“明知不可而为之”这句话本身来看,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形象勾画。一个人知道自己所从事的事情是可望成功的,于是坚持干下去,最后果然取得成功他固然是一个成功的人,但说来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了不起。而一个人明智自己所从事的事情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还可能取得成功,但他不是一丝不苟地坚持做下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献身。这就非常不易而难能可贵了。就像愚公移山,又像西绪福斯把石头推上山坡,圣人何尝不知道“克己复礼”任重而道远,但却周游列国,“累累如丧家之犬”而精神不改,晚年退居讲学,仍然以礼乐文化为核心内容,为推行“仁道”而贡献力量。
正如曾子所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正是这一方面的精神,突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特征,与知其不可而不为的道家大相径庭。
3、面对“世丧道矣,道丧世矣”(《庄子·缮性》)的时势,孔子首先从政治入手,力挽将倾之大厦,周游列国,以求见用而为王者师,“以道莅天下”(《老子·六十一章》)。然而,生活并不那么有情,政治更是残酷。夫子忧道谋道,奔走于诸侯,却累累如丧家之狗。此情此景,此际此遇,夫子会作何感想?
孔子似乎想退隐。“道不行,乘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