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杜甫的人道精神.ppt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的人道精神

杜 甫 研 究 导学课程四 授课教师:刘明华 第四讲 杜甫的人道主义精神 我们一直将杜甫尊为“诗圣”,“诗圣”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杜甫之所以被推尊为“诗圣”,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那些伟大的或优秀的诗人,常常都表现出对人民的关心和热爱之情。但是,象杜甫这样,从身受感同而引发的对人民苦难的深切了解和关心,却并不多见。可以说,在中国古代诗人当中,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杜甫最为突出。 杜甫最关心的是人,是一切人——从贫民百姓到王公贵妃的生命、安全和幸福。杜甫的人道精神,是以人类命运为出发点,兼爱一切人,同情一切遭遇不幸的人。在这一点上,诗人博大的胸怀得到最充分的表现。后世人们尊崇杜甫,也是因为他那博大的胸怀所显示的伟大的人格力量如此富有魅力。 这一讲有三方面内容: 一 身受感同的推己及人 杜甫的忧民情怀,常常是源自自身的感受而推己及人的。这和“物伤其类”的悲悯不大一样。他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一方面为自己的困境忧患重重,另一方面却又为广大的民众忧愤深广,甚至常常是在自己最困难艰苦的时刻,不由自主地想到天下的百姓,想到灾难深重的民族和祖国。 另外,从接受心理的角度看,杜甫的推己及人,也是根源于自身的悲剧性境遇。这样,当他为人而悲吟时,他不是带着优越感居高临下悲天悯人,而是身受感同由己及人。从接受心理看,这种抒情方式更能引起共鸣,打动人心。从抒情主体看,更为亲切真实,让读者同情。 《咏怀五百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解读重点。 和白居易同类题材作品的对比分析是解读重点。 二 民胞物与的情怀 杜甫的推己及人情怀,从哲学思想看,属于“民胞物与”的思想。 “民胞物与”出自宋儒张载《西铭》。“民胞物与”,意即人民(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一切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物体都是我的朋友。 杜甫的民胞情怀,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亲情。杜甫对家人——妻子、儿女、兄弟以及亲人的感情是深厚真挚的。但民胞精神是超越亲情的一种更为博大的爱,它不带功利性,也不受人际关系的影响,是发自内心的仁爱和同情,具有平等性,充满温情。 二是对同胞生命的关怀。对同胞生命的关怀,是杜甫一生都不曾忘却的。杜甫在关心他人生命时,表现出深沉的情感和鲜明的态度。我们重点分析《悲陈陶》。 三是对人民生存权利的关心。这与杜甫的仁政理想有关。在我们前几讲所论及的反奢侈,尤其是反诛求的问题,着眼的就是人民的生存权利。 四是对弱者的同情,对无助者伸出温暖的手。这是杜甫民胞精神的最大特色。我们将以《又呈吴郎》为例展开分析。 五是杜甫的爱物思想。 一是歌咏大自然的美,即对美的自然界的玩赏态度。 二是对自然中那些被损伤,被遗弃,被践踏的“弱者”表现出深厚的同情。 三是由仁民爱物思想而产生的人与物的对比,进而对自然界流露出的向往之情。 三 宽容的悲悯者 杜甫的人道主义精神还表现为他的独具的宽容。这种宽容,可以用儒家思想中的“恕”道来解释。 但是,宽容并非放弃了批判。杜甫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当上层统治者违背民意,倒行逆施时,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憎恶之情,批判现实的作品,由此而问世。而当统治者尝到自己酿下的苦酒时,杜甫对他们的态度又发生了变化,流露出恻隐之心,表现出宽恕之情。这种变化,从《丽人行》、《咏怀五百字》到《哀江头》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将重点解读《丽人行》、《咏怀五百字》和《哀江头》。 这一讲的难点在于理解民胞物与的含义和儒家的“恕”道。 重点在理解和掌握杜甫民胞情怀和物与思想的几个方面的表现。 还需要重点掌握的是杜甫对待上层统治者不同时期的不同的情感态度。 * * *

文档评论(0)

sunhao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