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现代教师职业道德与形象塑造.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教师职业道德与形象塑造

现代教师职业道德 2005.11 4.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亚里士多德认为,善是人类本性意义上的目的,是人作为一个种类所特有的追求目标,善对人类最终意味着幸福,即拥有善,就会使人幸福。   斯宾诺莎:“所谓善是指 我们所确知的任何事物足以 成为帮助我们愈益接近我们 所建立的人性模型的工具而言。” 21世纪教育的主题 求善的具体过程 关心个人 关心他人 关心群体 关心全人类 学会关心 关心社会 关心经济 关心生态 关心全球生存环境 关心真理 关心知识 关心学习 生存技能 及其人道 主义取向   “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同时还要教他们认识地球上的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又是相互依存的。”   “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们才能真正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的反应。在学校培养这种情感同化的态度,会对一个人一生的社会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是指对受教育者合理的共同利益的谋求、对教师责任与义务之毫不推卸的遵循、对受教育者人格尊重和对受教育者发展负有高度责任的认同。 教师的善 (1)教师的“善”集中地体现在“教育爱”上 (2)教师的善还体现在对学生全面负责上 (3)教师的善也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信赖上 是一种心灵相通而产生的 一种情感--“施与之爱” 爱 一个对教育充满激情的教师无疑会把学生视为活泼而丰富的创造者。 教育爱与民族的未来, 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的真挚情感, 它是一种凝聚着该时代要求的最博大的善。 “爱也是要求有分量,有尺度的。”             --马卡连柯   教育是“使人向善”的活动,“因为教育的意义的本身就在改变人性以形成那些异于朴质的人性的思维、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新方式。”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溺爱! 教育所成就的是人的精神的转变, 正如柏拉图所说的是“心灵导向”。 教师自觉自愿关注受教育者的 外化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品质。 善   教师善,必定是给受教育者带来益处的行为。   教师善就是指教师能充分调动 积极的教育情感和坚定的教育意志, 去践履笃行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信 念,它是以肯定自己于他人的生命 的价值与意义为前提,并充分展现 教师的力量。 教师的职业既是有社会压力的职业,也是有吸引力的职业。 教师责任感,不仅是为儿童的未来人生大厦奠定基石,而且是托起民族的希望、实现人类理想的“杠杆”。 教师的善是经过灵魂拷问的善,是精神响应真理召唤的善; 教师的爱,也就是严爱相济的高尚情操。 31 *   一、道德与道德本质 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与教师职业道德 三、现代教师形象塑造 一、道德与道德本质 (一) 道德 1.何为“道”? “道”首先指宇宙的大法。 《韩非子》中也说“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物之所以成也”。 孟子却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道”在这里就成为了人之为人的根本。 2.何谓“德”? 西方: “德”字是指正直的心;道德即习俗。 东方:“德”按照当时的规范去行事,才有所得的意思。 许慎:“德,外得于人,内求于己也”。 也就是说,“德”就是一个人在处理各种关系时,一方面能够“以善念存储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获得精神上的愉快,这就是“内求于己”; 另一方面,则是“以善德施与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对外做事讲求道德操守,不损害他人利益,这就是“外得于人”。 无论你走大路, 还是走小路, 一个人走路, 前后是孤独。 无论你挑日落, 还是扛日出, 我在与你同行, 前后有照顾。 无论你踏青云, 还是刨黄土、 一个人欢乐, 是笑也是哭。 无论你追彩虹, 还是穿云雾, 我在与你携手, 相互有搀扶。 我是你过河的桥, 我是你乘凉的树, 我是你风尘仆仆 那间歇脚的屋。 只要你快乐,    只要你幸福, 只要你圆上好梦, 我就不辛苦。 只要你开心, 只要你如意, 只要你回头一笑, 我就很知足。 《愿你幸福》 (二)道德本质   道德乃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积极的手段,而不是一种消极的防范。 1.“道”——人的存在方式 (怎么存在) 2.“德”——人的存在方式的目的性 (为什么存在) 道与德的关系是人的本然存在方式。 “道德”表明的却是生活本意的性质。  “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过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的,但不能说人是为了道德而存在”。           ——[美] 威廉·K·弗兰克纳 人的本性表现为人想做什么和人能做什么。 人性表现为需要、动机、欲望(有些是善的;有些是恶的);

文档评论(0)

sunhao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