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命倫理期末報告-敲響生命的樂章.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倫理期末報告-敲響生命的樂章

生命倫理 期末報告 ~敲響生命的樂章~ 組長 李宜軒 組員 王映文、張家榕、蘇品淳、潘若卉 前言 對於本學期的生命倫理課,我們體認到健康的醫病關係,及對生命的尊重,大部分取決於我們的心。在每一次的醫病過程中,多付出一點關心,便可降低不少糾紛發生的機率。然而,對生命的尊重不只如此。蔡篤堅醫師在演講中提到,現在人大部分都死在醫院,當他們走的時候,身上不會少於三根管子,如此,病人走的有尊嚴嗎?病人連最後一點與兒孫相談的時間都不剩,更遑論是尊嚴!因此,我們想對「醫療化」做一番探討,檢視有多少過度的醫療行為,干預著大自然運作的過程、傷害著病人的身體,以及浪費寶貴的醫療資源。我們將討論重點放在生產、子宮切除、更年期的醫療化行為,探討生產、老化的自然過程,在現今的醫療制度下,如何被視為一種疾病。 醫療化 (一)論醫療化 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社會對於健康和疾病的定義,有了很大的轉變。如生產、老化、更年期、肥胖、酗酒等正常的人生經歷和問題,現在卻被視為一種疾病,必須要透過醫療介入來解決。當然,我們並非不認同肥胖、酗酒等對人健康造成的影響,只是,每一個病人都需要醫療、藥物的介入嗎?而藥物的控制又能造成多少成效?又是什麼使得所有問題都得靠醫療解決? 美國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的社會學家Peter Conrad,藉由過去三十幾年,有關身材矮小、害羞、更年期、勃起障礙、性傾向等案例,來探討究竟是什麼力量驅使著社會走向醫療化的方向。 Peter Conrad發現,在美國過去幾十年來,醫師對於醫療化的影響力已經逐漸在減少當中;相對的,藥廠、生物科技產業、醫療保險機構和身為消費者的病患,都變成了醫療化的推手之一;此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藥品廣告的普遍,現今的藥品可以透過電視等媒體與消費者做廣告,消費者因此直接成為藥商行銷的對象,過去醫師必須確認藥物對病患的適用性,但是,醫師的角色在現今藥物促銷的模式中卻消失了! 反觀台灣的狀況,藥品廣告在台灣一樣普遍,但是,醫師的角色在藥物行銷中並沒有就此消失,相反的,許多藥商或生科產業找來醫師為其藥物或產品代言,透過此手法,醫師對藥品行銷和醫療化的影響力不減反增。 因此,處於此種正常人類行為及經驗被病理化階段的我們,在接受各種醫療行為時,應先檢視醫學對於「正常」、「健康」和「疾病」的定義,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或差異不見得就是一種疾病,需要醫療的介入。況且,「醫療化」真的為我們帶來好處嗎?讓我們看看美國賓州的例子。 (二)過度醫療化與醫療疏失 美國賓州一向是許多醫療人員認定醫療疏失最嚴重的地區,而哈佛大學的一項問卷調查發現,該州的過度醫療化醫療行為已成為一種常態,而非例外。研究推論認為,當醫師越擔心醫療疏失或醫療糾紛時,就越容易有防禦性醫療行為,即過度醫療化。 此問卷共有824名(65%)的醫護人員回答問卷,其中包括了婦產科醫師、一般手術及放射科醫師、整行外科、急診科、神經外科等。問卷當中列舉了6項過度醫療行為,而9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常常會動用到至少其中一項的醫療行為。??59%應答者表示曾要求病患作不必要的診斷測驗。急診醫師要求病患作不必要掃瞄的比例更是高達70%。 52%醫師表示作過不必要的轉診。 3分之1的醫師曾開立不必要的處方藥。此外也有3分之1的醫師承認做過不必要的侵入性手術。 乳癌特別是過度醫療的目標。例如:放射科醫師對於可疑的乳房X光攝影結果,都會再要求病患做切片檢查。 醫師是否有被起訴的經驗與他們的過度醫療行為並無直接關連,但對於保險缺乏信心及擔心訴訟所帶來的高額保險金,都會使醫師較容易有過度醫療行為。 ?醫師較易拒絕過度肥胖、及勞工職災給付之病患,這兩種病患常被認為容易提起訴訟。 由此可見,過度醫療化除了醫師、藥商等的廣告影響力,也與醫師為自我保護有一定程度的關係。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最容易發生醫療化的人生正常經歷:生產,及醫療化帶給產婦多少的痛苦。 二、生產過程中的許多行為,是否真有其必要性? (一)提倡人性化生產生產過程中,要求產婦灌腸、剃毛、禁食,甚至會陰切開等,這些醫療介入有必要嗎? 專攻「醫療社會學」的台大社會系副教授吳嘉苓強調,生產是自然的過程,但在西方產科觀念主導下,卻被視為病理現象。把產婦當成病人,到醫院要穿上病人服,躺在病床上,任憑醫師「宰割」,產婦的自主性與心理需求根本不被注意。在回歸自然的潮流,以及反思醫療的誤用與濫用下,人性化生產開始被討論。 所謂人性化生產,是指讓婦女有參與和自主權,且避免不必要的醫療措施。美國推動的人性化生產「十大黃金指標」,包括不建議剃毛、灌腸、禁食、降低會陰切開比例、待產婦女可以自由走動等。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會陰切開的比例在二成以下,但國內自然產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hao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