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从媒体角度来约束公权力的滥用思政 杨萍 一、问题背景介绍1:题目分析 我的这个题目传达了三个很明确的信息: (1)目前中国公权力的行使存在一些较严峻的问题。【目前中国公权力呈现三大“走势”:A.黑恶化B.私有化C.利益链化】 (2)对公权力的约束迫在眉睫【2010年3月,两会首度正式提出要实行“对公权力的约束”。】 (3)本人选择从媒体角度来解答如何约束公权力,侧重利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一、问题背景介绍2:拟解决问题在中国独特的“一元化”新闻制度下,中国的新闻媒体在对公权力进行舆论监督时一直都面临着“裁判员困境” 。(1)这个困境带来了哪些弊端?该如何规避?与此同时,跳出官媒的角色定位,还原媒体在约束公权力方面本应有的理想状态。(2)如何从网络等新媒体的角度重新认识舆论监督,并打造更为高效、便捷的舆论平台,从而更好地达成约束公权力的功能?一、问题背景介绍3:相关文献综述 关于“公权力约束”的文献简述文献主要集中在从制度和法律层面来进行分析。总结如下:要更好地实现对公权力的约束,必须要综合治理、全面改革三大体制,也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这是唯一的出路。(这一块主要作为宏观背景知识了解,所以不详细展开。) 一、问题背景介绍3:相关文献综述 关于“舆论监督”的文献综述 (1)关于“媒体监督”的文献综述1.现状研究:我国对公权力(尤其是行政权力)与媒体的基本定位所导致的两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定位:行政权力通过对新闻机构的拥有和管辖,将新闻媒体限制在自己的权力框架内。 矛盾和冲突:A.知情权与反知情权B.表达参与与反表达参与C.监督与反监督 一、问题背景介绍3:相关文献综述 2.应对策略:对如何保证媒体监督成效最大化的探讨。 A.通过法律手段来确立媒体监督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B.媒体自身应实现原有监督模式的转型:a.风暴式监督→持续性监督b.感性监督→理性监督c .泛化性监督→具体化监督 一、问题背景介绍3:相关文献综述 3相关参考文献: 张涛甫:《媒体与政治的共振和共进》 萧功秦:《中国后全能型的权威政治:发展中的优势与陷阱》 岳伍东:《新闻自由与行政权力的冲突及其框架》 刘素梅:《论行政权力的扩张》,《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第2期 王强华、魏永征主编:《舆论监督与新闻纠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7页、第32~33页 李艳华:《非完全国有制媒体存在的可能性》,《当代传播》2006年第4期 郎振、刘媛媛:《我国舆论监督的现实矛盾及应对策略》 王石泉:《行政与媒体关系解析与舆论监督》一、问题背景介绍3:相关文献综述 (2)关于“网络舆论监督”的文献综述 1现状:网络已成为了解民意、采集舆情、行使监督的最重要的场所。 2为何兴起?——网络有众多作为表达舆论平台的技术可能性A极大自主性B信息更新迅速C极强互动性 一、问题背景介绍3:相关文献综述 3如何进行舆论监督 基本模式: 个案→经网络传播 →网民形成强大的舆论环境 →进一步凝结成强大的网络民意 →与传统媒介形成联动效应 →对管理层形成压力 →从而促成问题的解决 从这个模式中可以看出,网民的反馈性舆论监督是事件得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一、问题背景介绍3:相关文献综述 4存在问题:A.网民成分复杂,导致网络言论的混乱,从而使得监督过于随意。B.网民的权能模糊,缺乏组织性和持续的影响力。C.走出网络后,网络的身份就会因缺乏现实的认证而面临尴尬。 一、问题背景介绍3:相关文献综述 5相关参考文献: 程梁:《简析互联网的舆论监督功能》 吴爱、明石林:《网络监督引领政务公开步入新时代》 王春宇、李博宇:《从“躲猫猫”事件透析网民舆论监督的能量与局限》 王俊秀:《学者热议网络舆论监督“:网络民意”有利社会稳定》,《中国青年报》,2009年01月23日 孟锦、王逸涛:《网络“意见表述”模式与公共话语空间建构———析“两会”网络论坛类栏目之勃兴》,《新闻记者》,2005年第5期 关桂峰:《“草根”网络监督威力初显体现社会民主步》,《半月谈》,2009年第1期 顾广欣:《网络媒介与受众公共话语空间的拓展》 喻国明:《政府关注民间声音网络改变政治生态》二、问题的分析思路1:界定相关概念 (1)公权力 ①西方法学界:在把权力和权利统称为权力的理论中,为了区分两者,就把公民和法人的权利称为“私权力”;把国家机关行使的权力称为“公权力”。 ②近些年,我国学者为了研究某些社会现象的需要,也开始使用“公权力”这个概念。 ③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公权”“私权”的含义有以下三大类:A.将公权和私权都视为个人的权利B.认为公权既包括公民个人的公权,又包括国家的公权C.把公权看作是公共权力 二、问题的分析思路1:界定相关概念 ④我个人比较赞同的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对标中央八项规定锲而不舍狠抓落实PPT2025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课件.pptx VIP
- 全过程人民民主.pptx VIP
- 2020年教学能力大赛现场提问题目及答题要点.docx
- 上浆、挂糊和勾芡.docx VIP
- (高清版)DB34∕T 4574-2023 建设工程文件收集与归档标准.pdf VIP
- 汽车发动机检测与维修教学课件作者秦胜项目六发动机电控系统各传感器检测任务一:空气流量计(G70)的检测课件.doc VIP
-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困惑与对策.doc
- 《刘慈欣中英双语科幻经典 青少版1 流浪地球》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pptx VIP
- 《刘慈欣中英双语科幻经典(青少版)4:山》读后感1000字.docx VIP
- 高中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