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线电缆成缆工序培训 (影 响 成 缆 质 量 的 主 要 因 素 分析) 第一节: 成缆质量控制成缆工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质量控制要求: 1、绝缘线芯: (1)绝缘线芯必须有检查合格的标签,绝缘线芯表面清洁,无损伤。 (2)成缆时按红、黄、绿、蓝、双或0、1、2、3、4顺序排列,排列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 (3)成缆按规定配模,成缆过程中,不得擦伤绝缘线芯。在扇形和瓦形绝缘线芯成缆中不得翻身。 2、填充绕包 (4)成缆填充饱满,保证电缆外形圆整,填充物必须是非吸水性材料,与电缆绝缘有同样的耐温等级,并且不促使与其接触材料性能的变化。 (5)绕包带的作用不同,分别起扎紧、隔离、内衬的作用,或兼而有之。必须按工艺规定的层数、厚度、重叠率、节距进行绕包,包带平整,紧实、无皱折。 (6)绕包带材料厚度应均匀一致,不应有穿孔、凸起、皱折、孔眼及其它异常情况。(穿孔带除外)。 (7)绕包带须非吸水性材料,与电缆相适应的工作温度,不促使与其接触材料性能的变化。 3、屏蔽铠装 (8)如有金属屏蔽,截面必须符合规定要求,铜带的宽度、厚度(直径)绕包节距等必须符合工艺要求。 (9)如用铜带屏蔽,铜带表面应光滑、清洁、无裂纹、起皮、起刺、边缘整齐。 4、成缆方向 (10)一般电缆的成缆方向最外层为右向,次外层为左向,相邻层方向相反; (11)无纺布方向为左向; (12)垫层绕包方向一般为右向,钢带装铠方向一般为左向。 5、其它 (13)二芯、三芯、四芯的不圆度不大于15%,3+1芯成缆不圆度不大于20%,整根电缆无明显蛇形。 (14)分头处两头必须有明显标记,分头长度不超过1m,电缆的制造长度按标准规定。 (15)收线盘具不得有损伤缆芯的缺陷,其盘径不小于电缆直径的20倍。 (16)排线整齐、紧实,不得有起落交叉现象。 第二节、废品种类及防止方法 在成缆工序中,产生废品的种类和原因,不同类型的电缆有所不同,但从主要内容上,有相同之处。 下面将成缆工序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1、线芯绝缘损伤 原因分析: 1、绝缘线芯下盘后运输和存放时撞伤 2、绝缘线芯线盘在成缆过程中套圈勒伤绝缘? 3、成缆时操作不当而扭伤 防止办法: 1、存放、搬运勿使线芯绝缘受到碰撞 2、线芯绝缘收线排放平整,发现套圈及时处理 3、预扭要适当 2、绝缘线芯绝缘划伤、压烧、压坏 原因分析: 1、放线盘线嘴、导轮、压模内表面有毛刺或缺损 2、放线张力太大,线嘴和导管处被拉坏 3、线芯绝缘局部粗大造成过模卡伤 4、配模小 5、压模中心没对压 6、纸力缆绝缘线芯纸包松或凸起 防止办法: 1、修理或更换线嘴、导轮、分线板、压模 2、调整张力 3、注意绝缘线芯质量 4、选择适当压模 5、校正压模 6、提高纸力缆绝缘线芯质量 3、绝缘线芯上错和序号排错 原因分析: 操作者大意造成 防止办法: 注意检查,正确操作 4、扇形绝缘线芯翻身 原因分析: 1、预扭角不当 2、放线盘上的线芯排线翻身、线芯大、分头下盘时线芯退扭造成翻身 防止办法: 1、调整预扭角弹压模距线芯导轮的距离 2、适当调整预扭角,线芯放到线盘两侧板时要特别注意线时入压模角度 5、成缆节距不符规定 原因分析: 工艺齿轮不正确 防止办法: 按工艺正确调整齿轮 6、导线被拉细拉断 原因分析: 1、放线张力过大 2、导线嘴夹线 3、线芯绝缘上有包 4、导线接头不牢 5、收线张力太大 防止办法: 1、调节张力 2、更换损坏的导线嘴 3、注意检查绝缘线芯质量 4、提高接头质量 5、调节收线张力 7、成缆圆度超出允许范围 原因分析: 1、压模大 2、线芯进模角度不合适 3、填充不满 4、牵引轮的压轮压得太紧 防止办法: 1、选合适压模 2、调整压模和线芯导轮距离,或放线预扭角 3、合理填充 4、调整压轮压力 8、成缆外径均匀度超出允许范围 原因分析: 1、成缆节距大 2、绕包带夹杂 3、填充跳蹦和过多 防止办法: 1、按规定倍数生产 2、修理好填充 3、控制好填充 9、成缆后电缆成蛇形 原因分析: 1、放线张力不均匀 2、成缆节距不当 3、收线排线乱压成蛇带 防止办法: 1、调整放线张力 2、调整节距 3、注意排线紧密整齐 10、绕包带间隙或重叠率超出允许范围 原因分析: 1、带材宽度不对 2、起停车时间隙或搭盖变化 3、齿轮换错 防止办法: 1、更换带材 2、设备不正常,检修设备 3、调整齿轮 11、包带(或带绝缘)负 原因分析: 1、带材厚度用错 防止办法: 1、检查带材宽度和厚度,如不对即更换 2、如数补上 12、包带(或带绝缘)划伤和损坏 原因分析: 1、模子不光滑,锥口弧度小 2、拨线环和分线板有损坏而擦伤包带 ? 防止办法: 1、选择良好的模子 2、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