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刘教授 一、 概 述 微生物(microorganism) 是一类肉眼看不见,有一定形态结构,能在适宜环境中生长繁殖的细小生物。微生物个体微小,繁殖快,分布广,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容易变异。 一、概 述 一、概 述 按细胞结构特点分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 Smallest--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 无典型的细胞结构--由核心和衣壳组成 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依赖活细胞生存 核心只有一种类型核酸:DNA / RNA 病毒(Virus)为其典型的代表 朊粒为其新发现的类型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仅有原始核质--呈环状裸DNA 无核膜和核仁 胞浆内细胞器不完善--只有核糖体 包括“两菌四体”共六类微生物: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 细菌(bacterium) 为其代表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有完整的细胞核(有核膜和核仁) 有完善的细胞器 真菌(fungus/ fungi)为其代表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 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的维持 --宏观生态/微观生态 工业的发展 --食品、石油、化工、纺织等 医药方面 --抗生素、维生素、辅酶等的生产 农业的需求 --造肥、以菌催长、以菌防病 科研的促进 --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遗传工程、基因工程、 酶工程等 微生物与外界环境 分布广泛:江河湖海、空气、土壤 在极端严酷条件生存:极地、火山、外太空 数量惊人:几亿-几十亿个/g土壤 构成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环节 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 砧板上的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 少数微生物可引起人类或动植物的疾病,称为病原微生物。 自然界分布: 土壤:破伤风芽孢杆菌、炭疽杆菌、产气荚膜芽 孢梭菌等存活时间久是引起创伤、战伤、感 染的病原菌。 水源:伤寒沙门菌、致贺菌、霍乱弧菌、钩端螺 旋体、肝炎病毒。 空气: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溶血性 链球菌、流感病毒等。 皮肤、毛发上分布的细菌 肠黏膜上分布的细菌(一) 人体肠道内分布的细菌(二) 微生物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正常菌群 正常人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不同种类、数量对人体无害二有益的微生物称为正常微生物群,其中细菌为主。 健康成年人大约有1013个体细胞, 正常菌数高达1014。 条件致病菌 正常菌群的寄居部位改变、菌群失调或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也可引起疾病,此时即形成条件致病菌。 菌群失调症 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正常菌群中各种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常见原因:大剂量抗生素、产期使用激素、慢性消耗性疾病、幼儿、老年、体弱者。 外界环境对微生物的不利影响 外界环境对微生物的不利影响 二、化学因素 消毒剂:具有杀菌效果的化学药品,常用于外用消毒,如红汞、龙胆紫、乙醇、甲醛、(可是菌体蛋白变性或凝固);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改变菌体的酶蛋白使其代谢障碍而死亡) ;新洁尔灭、来苏尔、石碳酸(可使细菌胞壁和胞膜通透性改变而死亡);氯和碘酒(可与菌体中的氨基结合使细菌代谢障碍而死亡)。 外界环境对微生物的不利影响 防腐剂:0.01%硫柳汞、0.05%石碳酸,0.1%-0.2%甲醛等可抑制污染细菌的生长。 化学疗剂:有选择性抑制生物代谢的某个环节,使微生物生长繁殖被抑制而死亡。对机体的毒性小,可口服或注射,如磺胺、呋喃、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 三、生物因素 抗生素、细菌素、噬菌体。 二、细 菌 细菌特点: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个体小,以微米为测量单位 ·形状有杆状、球状、螺旋状 ·没有细胞核 ·以分裂繁殖为主 ·细菌不一定都是有害的 细 菌 细 菌 (一)生长繁殖: 条件 1 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 2 酸碱度:PH 7.2-7.4 3 温度:37℃ 4 气体:02或CO2 代谢是否需氧分: 专性需氧菌:有完善呼吸酶系统,如结核菌 兼性厌氧菌: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