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举制度:考试 谁来考 考什么? 为何考? 考的目的? 中国哲学的智慧 科举制度评价? 1905年取消 “三场辛苦磨成鬼,二字功名误煞人” 北宋汪洙《神童诗》称:“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中国哲学的智慧 科举制度评价? 选拔了治世人才 权力向民间开放,改变了政治格局 促进了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育 社会流动 教育发展 国家凝聚力加强 科举制? 余英时:“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一直在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将文化、社会、经济诸领域与政治权力的结构紧密地连系了起来,形成一多面互动的整体。” 美国社会学家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中道:“科举制度的废除,代表着中国已与过去一刀两断,其意义大致相当于1861年沙俄废奴和1868年明治维新后不久的废藩。”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废除科举制度导致了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资源和新时代价值之间最重大的一次文化断裂。” 中国哲学的智慧 治国体系 国:嫡长子继承制 官吏:选拔 家族:嫡长子继承制 家国一体、孝悌?忠 ? 中国哲学的智慧 治国体系 国- 政 -家 君臣、师生:准血缘关系 中国宗教体系:天地君亲师 官员选拔:师生?君臣 大一统教化: 化民导俗/礼乐教化/耕读传家/出礼入刑/连坐 学校书院/经史子集/道统师门/科举 中国哲学的智慧 英 国 文官制度(1870枢密令) 事务-公务员考试/政务-选举 接受过优良高等教育的人更适合担任领导 通才:需要广泛的知识和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注意教育程度、文学素养、知识储备,综合、推理和判断能力?一般的教育和基础知识(学历) 通专结合(1960s后) 文科综合+专业考核+口试答辩 中国哲学的智慧 中国传统的选官制度 官吏选拔 任人唯亲……世亲世禄制(世官制) 任人唯功……以功得禄、以功授爵 任人唯德 任人唯贤 学而优则仕 中国哲学的智慧 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数逐年上升(人民网2010-11-30 ) 中国哲学的智慧 历年国家公务员报名人数 12万 31万 36万 60万 80万 105万 146万 141万 中国哲学的智慧 2011 671万 0.79万 0.84万 1.02万 1.27万 1.37万 1.35万 1.55万 1.62万 》约133万 》1.79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总则)第二条 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第四条 公务员制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第五条 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 第六条 公务员的管理,坚持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 第七条 公务员的任用,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工作实绩。 中国哲学的智慧 考公务员? 为何要考公务员? 公务员的德才皆备是指什么? 中国哲学的智慧 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工作人员选拔考试 科举制度 中国哲学的智慧 马斯洛的五需求论 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情感和归属需求(社会需求) 尊重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 个人 社会 中国哲学的智慧 逍遥游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 中国哲学的智慧 《论 语》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颜渊第十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第八)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第十五) 孟子·滕文公下 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 ?孟子曰:“仕。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13章_中国古代宗教.ppt
- 中国传统纹样的设计欣赏.ppt
-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监督工作规定2015.docx
- 中国当代行政组织结构.ppt
- 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ppt
-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上课.ppt
- 中国的河流之《滚滚长江》.ppt
- 中国的自然资源(使用).pptx
- 中国电信渠道经理技能认证标准(五级).doc
- 中国电信天翼对讲石油行业解决方案1108.doc
- 2025年中国化学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pdf
- 2025年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pdf
- 2025年徐州中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pdf
- 2025年吉林市江城保安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pdf
- 2025年广西巴马国际旅游区投资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pdf
- 2025年山东五莲县土地储备开发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pdf
- 2025年重庆秀山县华瑞实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pdf
- 2025年江苏南通市通州区新志浩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pdf
- 2025年中化集团曙光管培生大区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pdf
- 2025年湖北长江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