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结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气与有无相生
张载说:”虚空即气”。”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正蒙·太和》)中国文化作为无的广大无垠的宇宙空间充满气。气化流行,衍生万物。气之凝聚形成实体,实体之气散而物亡,又复归于宇宙流行之气。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河草木、飞禽虫兽,悠悠万物,皆由气生。人为万物之灵,亦享天地之气以生。”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礼记·礼运》)
气在先秦哲学中就是一个本体范畴,《管子》开其先,孟、庄、荀随其后。
汉代学术,在《淮南子》、董仲舒、王充的理论里,气一直养尊处优。宋代理学,气与理是两个重要的范畴,南面而王,轮流坐庄。在王夫之和戴震的哲学庙堂里,气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在中国的文化里世界是一个气的世界,在这个气的世界里,有、实体是气,是气的凝聚。”凡客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张载《正蒙·乾称》)无也是气,是有形事物之始,又是有形事物死亡气散后的归宿。有与无、实体与虚空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气的两种形态,有无相反相成,虚实相异相生,”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一章)。正是有无的永恒转化,构成了中国气的宇宙生生不息的运动,正是气的运动,演出万物竞萌,此伏彼起、生机勃勃的万千气象。
在气的宇宙中,无是根本,是永恒的气。”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而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晋书王衍传》)无是有的本源,又是有的归宿,有(实体)则是暂时的、有限的,而且在本质上是与无、与气连在一起并由之决定的。这种有无相生的气的宇宙决定了中国人对宇宙整体认识的三个特点:(1)不是把实体与虚空分离开来,而是必然把二者联系起来,气使得具体事物从根本上不能独立,必须依从整体。因而实验科学的不可能的。(2)事物中最根本的也是气,气本是功能性的,虽可观察但更靠经验,虽也可分析但更靠体悟,这使得中国思维没法走向形式逻辑,必然另辟蹊径。(3)物体之气来源于宇宙之气。对物体之气的认识必然依赖于对宇宙之气的认识。整个宇宙对于有限时空的人来说本有已知未知之分。如果重实体,这个分别会立即见出,由于重虚空,在气这个概念里,已知未知浑然一样。由于包含未知(在特定时空内不可能知)部分,气必然是体悟的、难言的、讲不清楚的;由于包含已知(在特定时空内可能知)部分,气又似乎是可以把握、洞见、心领神会的。由于物体含已知部分,中国人认为他把握住了宇宙整体之气,由于这毕竟不是宇宙整体之气,因此它既没法试验,也没法图式化,而只有用另一套特殊的方式来把握了。
宇宙整体之气,中国人本来没有把握,但他却以为把握了。西方人最初也以为自己把握了这个宇宙之道,但西人以重实体为核心的实践方式,依靠逻辑和实验,终于不断地否定了自己;而中国人以气为核心的实践方式始终无法察觉自己在宇宙之道认识上的迷误,只好在”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坚定信仰下徘徊了两千多年。
中国文化从《周易》开始就事模糊的,翻开书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模模糊糊。《尚书》讲五行,《管子》讲气,重功能倾向愈明显,模糊性愈固定。孟子开始谈天,不过他主要还是发展了孔子的人性论。在谈人的境界层次时,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最高境界神是不可知之,是模糊的。荀子开始大谈天道,一方面他说天行有常,另一方面这种恒常性的根本是什么,他却认为不必去管,所志于天下,已其见象之可以期者矣,唯圣人为不求知天(《荀子·天论》)。因为天的运作是功能性的,是神,是模糊的。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荀子天论》)我们只能从它的现象中去体悟它,对于它本身,是无法说的。犹如《周易》所说神无方而易无体,阴阳不测之谓神。当儒、道等各种思想融合为中国文化气、阴阳、五行的整体宇宙时,中国文化的模糊性就坚如磐石了。(模糊的中国文化也讲确定,气化万物,生生不息,一阴一阳之谓道,五行相克相生,都是万古不变的。但这种确定性是整体功能的确定性,本就是模糊的。)卞在中国哲学里,整个宇宙是气,山水质有而趣灵也是气,人也是气。而人的壮气,正气,一种博大的胸怀,在很多人看来是必须在崇高山水的感染下才能培养出来的。司马迁游名山大泽而作《史记》,自曹丕提文以气为主之后,很多人讨论养气问题。宋代苏辙认为,养气必须像太史公那样游名山大川,求天下奇闻壮观,而充实自己。审美的人物品藻重的是具体的感受和体悟。其深入,一是审美范畴的丰富。与神近似,有交叠又有差异的范畴就有风、气、韵、势、情、意具体讲神的还有清、雅、秀、远、渊、逸仅与清相组合的,又有清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ppt
- 中农大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_在线作业.doc
- 中秋节五年级.ppt
- 中山福桑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doc
- 中石化油田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pptx
- 中铁二局北京地铁十号线防汛预案2.doc
- 中铁户型分析.ppt
- 中外早餐差异.pptx
- 中位数和众数(精品).ppt
- 中文SPC - Variables Data_v1.0_update.ppt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