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时代,小技艺
那个一袭红衣、小手托着下巴、圆圆滚滚的胖女娃,伴着“中国梦,我的梦”的大主题,获得了覆盖大江南北的出镜率,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梦娃”。这就是“泥人张”彩塑主题“讲文明,树新风”的公益广告。
“泥人张”彩塑从第一代“泥人张”张明山先生至今,已经过了180多年。2014年,天津繁华地段的广告牌都铺天盖地地换上了第六代“泥人张”张宇的大幅宣传海报。画面中的张宇好像在凝视着城市里忙忙碌碌的人群说:“其实我们可以慢下来。”又好像在说:“我已经准备好了,你们呢?”
『非遗』技艺,独具匠心
今天这个时代,人们追求速度、效率和捷径,用机器取代技艺。然而,即使在工业化大行其道的当下,依然有为数不多的具有匠心精神的“非遗”传承人保持着对品质的坚守。传承者之所以能够保持传统手艺,是因为拥有一颗匠人之心。
2014年7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韩国期间,在赠送朴槿惠总统的礼品中,有一件是来自苏州的刺绣工艺品――《木槿花开》。《木槿花开》以传统针法与现代针法相结合,既灵活又细腻,既洒脱又平整,画面虚实相间。为了表现木槿花的光泽与精致,制作者运用了12套色系116种颜色的丝线。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如今已经成为联结各国人民友谊的纽带。两千多年来,苏绣依旧保持纯手工刺绣,一针一线都渗透进人性化的品位。苏绣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
同样作为国礼而名扬海外的还有宜兴的紫砂壶,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拥有“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美誉。制作紫砂壶的设计构思要求新颖独特,但又不离传统。紫砂壶的造型千变万化,其造型采用全手工的拍打镶接技法制作,工艺复杂并极其考究,十分考验制作紫砂壶大师的手艺。曾经赠送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各国领导人及部长的每一把紫砂壶都要画出20多张不同的设计方案,而且制作也并不容易,单是烧制就烧坏了7把壶。
金漆木雕是一种广东潮州汉族民间的艺术。以刀为笔,以木为纸,作品经历千雕万镂方始成形。构思奇巧之上,刀锋险峻之处,髹漆贴金之后,又达金碧辉煌、瑰丽精美、至高无上而精彩纷呈之艺术境地。著名艺人张鉴轩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设计制作的两件大型金漆木雕《花鸟》和《鱼虾》是金漆木雕传统题材鱼虾蟹篓的代表作。
从苏州的刺绣到宜兴的紫砂壶,再到广东的金漆木雕,依旧散发出千年前传统技艺的光芒。“泥人张”世家有训诫:“不偏重技艺,重技者小匠。”对手工艺者而言,偏重技艺的传承者只是个小匠人,匠人更重要的是心性。他们将艺术融入生活之中,用艺术改变生活。
【微评】熟悉操作一台流水线的机器只需三天,但真正掌握一门手艺却需要三十年甚至一生的时间。传统工艺品虽小,但它们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体现。它们蕴藏着这个时代的独特气息,并传达了中国最古老也最鲜活的文化传统。对“非遗”传承人而言,最大的梦想就是将古老的民间艺术带向全世界。这是“非遗”传承人的梦,也是中国的梦。
『非遗』人物,传承保护
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时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核心要素在“人”,人既是“非遗”的持有者,也是“非遗”的传承者和保护者。作为“非遗”的传承者,他们不仅需要肩负传承文化的使命,而且也要在传承之中实现创新。
抖空竹的“快乐老头”――李连元
李连元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抖空竹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自称“快乐的老头”。这个年近60岁的老人精通各项空竹表演的绝技,他曾把空竹绝技带到了悉尼街头,被当地人誉为“了不起的行为艺术”。2008年,李连元率领西城区广内空竹艺术团将空竹抖上了北京奥运会。不过对他而言,最大的爱好却是教授抖空竹技艺。
2002年,李连元放弃了高薪的外企工作,他选择了担任北京市西城区老墙根社区的文体委员。“当时社区想活跃居民的业余生活,在征求意见的时候,我提议发展空竹文化。”为了把抖空竹技艺发扬光大,2003年,李连元同老墙根第三小学达成协议,他在课外活动时间教孩子们抖空竹。起初,兴趣小组只有8个人,现在几乎全校的学生都参与了抖空竹的学习活动。
李连元把记忆法运用到教授抖空竹技法中,他编了抖空竹6字诀。在学校教孩子们抖空竹时,他通过6字诀,教孩子们快速记住抖空竹的技术动作。李连元不仅教孩子们抖空竹,而且还把自己积累的学习记忆法传授给孩子们。李连元从中挑出几十个抖空竹抖得好的孩子组成了儿童空竹队。现在儿童空竹队一直坚持练习,每逢节庆日,他们都会进行抖空竹技艺表演。
“所以,如今我常对徒弟们和空竹爱好者说,传出去是最好的保护!无论是空竹技艺还是其他有用的知识和本领。”
{素材速写}坚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