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讲 现代西方文学的人性关怀 世纪之交的思想家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与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与超人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与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等,成为西方现代社会心态及其文化的主要基础。 现代主义文学 反映了社会在多元变化中的人的生存状态及其精神状态。西方现代主义是以反传统为共同特点的各种文学思潮流派的总称,由后期象征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未来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文学和意识流小说等组成。 20世纪60年代以后,现代西方社会先后进入了后工业时代,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后现代主义一方面是对现代主义的延续与发展,另一方面又是对现代主义的背离和扬弃。以多元而无序的状态呈现在西方文化与文学艺术领域。主要的流派有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 现代西方文学从哲学思潮、社会思潮看,普遍具有反理性主义,非理性化特征,主张靠直觉而不是依据理智去认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 从文学表现的内容看,现代西方文学注重表现人性的失落与人性的异化,社会的现实导致非人化现象。 从作家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态度看,现代作家往往从个人角度,以局外人身份,对社会作笼统的攻击,抽象的批判,否定一切。给人以无目标,不明确,不具体,同时又是对社会全盘否定的感觉。 从文学的表现手法看现代主义文学主要以歪曲客观事物的方法来曲折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从整体取向看,主要是象征手法、意识流手法和荒诞手法 。 第一节 人性的失落与异化 疯子大白天打着灯笼,在市场上不停地叫喊“我找上帝”,正好那里聚集着许多不信上帝的人。于是,这个疯子闯入了人群中:“上帝去哪儿了?”他大声喊道,“我要对你们说!我们已经杀死了他,你们和我!我们都是谋杀犯,——谁能清洗我们身上的血迹?用什么样的水才能清洗我们自身?” ——尼采《快乐的科学》 1、社会与环境异变下的人性失落 德莱塞:倾向社会主义的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写出了揭露美国社会贫富悬殊、道德沦丧的长篇小说《嘉莉妹妹》(1900)、《珍妮姑娘》(1911)等作品。 《美国的悲剧》(1925)通过一个穷教士儿子克莱特·格里菲斯为追逐金钱财势堕落为蓄意杀人犯的故事,不仅揭示了利己主义恶性膨胀的严重后果,同时更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美国生活方式对人的普遍的罪恶性腐蚀毒害作用。 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 马克·吐温(Mark Twain)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2、物质与科技发展中的人性异化 现代社会使人更加依赖物质,转而成为物质的奴隶,最终导致了人性的异化,自我的丧失。 “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 ——马克思 卡夫卡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20世纪德语小说家。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敏感、怯懦的性格和孤僻、忧郁的气质使卡夫卡其人其书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写照:异化现象,难以排遣的孤独和危机感,无法克服的荒诞和恐惧。 代表作: 《变形记》 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 《变形记》中异化的内涵: 现代社会与家庭中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 人与自我关系上的异化 3、人性之恶下的道德拷问 一些作家致力于揭示人性中的善恶,探讨人类的道德问题,充分展示人的本性中善的追求与恶的堕落相互矛盾与转化的过程,从而在作品中寓意一种的类似于道德说教的意义。 威廉·戈尔丁( William Golding, 1911~ 1994)英国小说家 。在西方被称为“寓言编撰家”,他运用现实主义的叙述方法编写寓言神话,着力表现“人心的黑暗”这一主题。由于他的小说“具有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技巧以及虚构故事的多样性与普遍性,阐述了今日世界人类的状况”,198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蝇王”即苍蝇之王,源于希伯莱语Baalzebub,在《圣经》中“Baal”被当作“万恶之首”,在英语中,“蝇王”是污秽物之王,也是丑恶灵魂的同义词。 “野蛮的核战争把孩子们带到了孤岛上,但这群孩子却重现了使他们落到这种处境的历史全过程,归根结底不是什么外来的怪物,而是人本身把乐园变成了屠场。” ——威廉·戈尔丁:《蝇王》序言 第二节 存在的荒诞与虚无 面对20世纪的社会生存环境,现代西方人不再去直面人生,而是以荒诞与虚无的形式去表现对现代社会的焦虑心态,从而表达他们对社会与人性的关怀与呼唤。 1、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 萨缪尔·贝克特,爱尔兰著名作家、评论家和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69年)。 贝克特世界观的关键在于两种悲观的不同,一种是轻易的,不在乎思考一切的悲观,另一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市政排水管道气囊封堵施工规程》.pdf
- TOPRAAD920印刷模切开槽机.pdf VIP
- 单相整流电路建模与仿真.doc VIP
- 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解读.pptx VIP
- 工程概算预算审核方案(3篇).docx VIP
- 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功能康复与管理专家共识2024.pptx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名师系列).docx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pdf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必刷).docx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