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共同犯罪 第一节 共同犯罪的定罪 刑法第25条:“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一、共同犯罪定罪的客观条件---共同犯罪行为 (一)实行行为 实行犯 (二)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犯所实施的指挥、策划、领导犯罪的行为。 (三)教唆行为 教唆行为是指能够引起他人实行犯罪的意图的行为。 案例:甲驾驶着自己的出租车在马路上行驶,乙招手后甲停下车,乙说去某僻远处,甲问去那里干什么,乙说去杀人,甲仍然将乙运送到目的地,乙在此地杀死了丙。甲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的共犯? 案例:甲教唆乙盗窃丙女的财物,乙除实施盗窃行为外,还强奸了丙女,甲对此毫不知情。甲乙是否成立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处罚 一、主犯的处罚(一)主犯概念 刑法第26条第1款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我国刑法中的主犯有以下三种情况: 1、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也就是组织犯 2、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3、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指主要的实行犯。 案例:犯罪分子将铁路上的扳道员捆绑起来,火车到时,扳道员因身体受强制而不能正常地履行本人的职责,以致发生了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该扳道员是不是胁从犯? 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胁从犯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28条: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四、教唆犯的处罚(一)教唆犯的概念 根据刑法第29条第1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是教唆犯。 (二)教唆犯的认定 一是要把教唆他人犯罪与向青少年灌输腐朽没落的思想意识区别开来 二是要把教唆犯与以教唆的方式实行的犯罪区别开来。例如,刑法第353条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征刑、拘投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惩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外罚金” 三是要把教唆犯与教唆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犯罪区别开来。教唆犯教唆的对象,必须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三)教唆犯的刑事责任 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 练习: 1.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乙中弹身亡。甲与丙()A.构成共同犯罪B.不属于共同犯罪C.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D.甲单独构成犯罪 2.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A.都是主犯B.都是从犯C.一般是主犯,有的是从犯D.可以分别是主犯、从犯、胁从犯 3.下列情况哪些是主犯()A.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人B.虽系被胁迫参加犯罪,但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C.亲自去现场实施犯罪的人D.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4.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共同犯罪主犯包括以下哪几种人?A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领导作用的首要分子B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C在犯罪集团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D在其他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5.甲乙都想杀丙。甲向丙的碗里投毒,但其量不足以致死。随后乙也向丙碗里投毒,但其量也不足以致死,但前后加起来,总量导致丙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片面共犯 B.构成共同犯罪 C. 以共同犯罪论处 D. 各自单独构成故意杀人罪 6.甲(22岁)教唆乙(15岁),趁网吧老板不在,偷走一台电脑。乙实施后,两人将电脑变卖,然后平分赃款。对甲的认定正确的是: A. 成立教唆犯 B. 盗窃罪的间接正犯 C. 与乙成立共同犯罪 D. 成立传授犯罪方法罪 7.案例:陈某与许某因生意上的事情产生矛盾,遂与方某、郭某等人共同商议报复许某。一日,陈某得知许一人在家,便纠集郭某、李某、张某携带凶器一同前往许某家。途经方某家门口时,方某的父亲见如此架势,对其他4人说家里有急事要办,将方某拉回家中,陈某、郭某、李某、张某4人前往许家将许某砍成重伤。问,方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中止? * * 案例:张某、李某经共谋后于深夜蒙面携带管制刀具进入一狭窄街巷抢劫。张某叫李某把住街口,防止其他人进来,自己深入街巷,持刀抢劫了一妇女现金2000元。张某欲独吞此款,与李某会合时,对李讲:这妇女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李信以为真。对李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案例:甲乙共谋伤害丙,进而共同对丙实施伤害行为,导致丙身上受一处重伤,但不能查明该重伤由谁的行为引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