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水资源与地质环境 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 水体污染 水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4.1 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概述 (一)水资源的概念 ①水资源为全部自然界中任意形态的水,包括气态水、液态水和固态水的全部量。 《英国大百科全书》 ②可以利用或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被利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 一、水资源的概念及其特征 ③狭义上指人类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即自然界水循环过程中,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形成径流,流入江河、湖泊、沼泽和水库中的地表水,以及渗入地下的地下水。以径流量表示水资源的数量。 ④广义上是指人类能够直接和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淡水和咸水,即包括天然水,也包括人类利用工程或生物措施处理更新中的水(中水)。 水是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参与了自然界物质的循环,是一种动态资源,是可以更新的资源。 1.储量的有限性(表4-1); 全球陆地可更新的淡水资源量大约为42.75×106km3,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量约为(12.5 ~14.5) ×106km3,不足全球淡水的1%,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0.007%(湖泊、江河、水库以及埋深较浅易于开采的地下水。 水循环示意图 2.补给的循环性 自然界中各种形态水的运动和转换构成水文循环。对水的多少和时空分布、水质有决定意义。 中国水资源分布的规律:东南多,西北少,山区多,平原少;夏季多,冬季少。 4.用途的不可替代性 参与地球的演化过程,改变地球的地表形态;一切生物体内都含有水;水是景观资源不可替代的物质;水是景观资源不可替代的物质。水是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物质资源。 一、水资源的概念及其特征(三)地下水资源的基本特征 地下水资源是指赋存和运移于岩土层中具有利用价值的地下水。是大陆总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义的地下水资源包括淡水、卤水、矿水、热水等。 矿质水: 指含有一定数量的特殊矿物质,微量化学成分、气体组分与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有医疗作用的地下水。 (1)医疗矿水,常见有碳酸水、硫化氢水、铁水、碘水等; (2)饮用矿泉水,是供食品工业做瓶装饮料的矿泉水,它是在天然环境下,通过地下水深循环形成的,其化学组分、气体组分或微量元素等的含量必须有一种或一种以上达到规定的界限值,且不超过限量指标,卫生学指标又完全符合饮用水的水质要求的地下水; (3)工业用矿水,是可供工业开采提炼等使用的矿水,凡矿化度大于1g/L的地下水为盐水,常用来提炼某些原料,如食盐、碘、硼、溴、锂等。 卤水:盐类含量大于5%的液态矿产。聚集于地表的称表卤水或湖卤水。聚集于地面以下者称地下卤水。与石油聚集一起的称石油卤水。 卤水中,常含有K+、Na+、Ca2+、Mg2+、Cl-、SO2-、CO2-、HCO3-、B、Li、Br、I、Sr、Rb、Cs等离子。 按卤水的水化学性质,分为氯化物型卤水、硫酸盐型卤水、碳酸盐型卤水 地热水:温度显著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或者高于观测深度的围岩温度的地下水。 供水角度,最具有实际价值的是 天然资源:在天然条件下,地下水的循环交替过程中的可利用的可恢复资源部分。取决于补给条件或天然补给量 开采资源:实际开采利用的地下水资源。取决于天然情况与开采情况下的补给条件,以及开采条件与经济技术条件。 4.1 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概述二、水资源供求状况 (一)世界水资源的供求状况 供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按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它水源(污水处理回用、雨水利用和海水淡化)三类水源统计。海水直接利用量另行统计,不计入总供水量中。 (二)中国水资源的供求状况 4.1 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概述三、水环境问题概述 中国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时空分布变异性大,水资源与土地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北方出现河道断流和湖泊洼淀萎缩等生态环境问题; 南方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现象严重;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用水大量占用生态用水,使荒漠化趋势蔓延; 西南山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困难。 淡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河川流量减少; 地下水枯竭;水文循环发生变化。 三、水环境问题概述 (一)淡水资源短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EC 61730-1 2023 必威体育精装版版中文标准.doc
- 论融资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以格力电器为例_.docx
- 配置管理程序(ISO20000-1:2018).docx VIP
- 德国柏曼年品牌策划.ppt
- 《内科护理》4第四节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教学课件.ppt VIP
- 云南白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doc VIP
-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教师专业发展.pdf
-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以西安市为例.docx
- 陕西专升本英语3500词汇与高频词组.pdf VIP
- 2025年海南省公务员省考《行测》真题(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