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省铜陵地区矿产地质 综合实习报告姓名:XXX 专业班级:XXX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目 录第一篇 区域地质背景----------------------------1第二篇 自然地理特征----------------------------3第三篇 铜陵矿集区区域地质概况 3.1 区域地层--------------------------------------6 3.2 构造--------------------------------------------14 3.3 岩浆岩-----------------------------------------173.4 区域矿床--------------------------------------18第四篇 矿床成因----------------------------------204.1 新桥矿床--------------------------------------20 4.2 姚家岭矿床-----------------------------------25 4.3 高村矿床--------------------------------------29第五篇 实习感想-----------------------------------------32参考文献 ---------------------------------------------33 附 录 标本照片 ----------------------------------------------34第一篇 区域地质背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中国东部中生代形成的成矿特色鲜明的陆内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金属成矿带之一。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迄今已发现200多个Cu-Fe-Au多金属矿床,这些金属矿床自西至东主要集中在以下7个矿集区:鄂东南(湖北省东南部地区)Fe-Cu矿集区;九瑞(江西省-九江-瑞昌地区)Cu-Au -Mo矿集区;安庆-贵池(安徽省)Cu矿集区;庐极(安徽省庐江-极阳地区)Fe-Cu矿集区;铜陵(安徽省)Cu-Au矿集区;宁芜(江苏省南京-安徽省芜湖地区)Fe矿集区;宁镇(江苏省南京-镇江地区)Cu-Fe-Pb-Zn矿一集区(常印佛等,1991;翟裕生等,1992;唐永成等,1998)。铜陵矿集区位于安徽省铜陵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地质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区内分布有多个大型铜、硫、金多金属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铜陵矿集区是我国“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理论(常印佛等, 1981, 1991)和叠加复合成矿理论(翟裕生等,1992)的发源地,是国内外矿床学研究热点地区之一。铜陵矿集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扬子板块东缘下扬子中段,大别山造山带前陆盆地中的次级隆起区。区内地层除了缺失中下泥盆统外,从志留系到第四系均有出露,其中志留纪—中三叠世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沉积,由陆相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系构成中三叠世—第四纪地层。该区经历了多次复合叠加构造运动,加里东、印支及燕山运动对本区构造格架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区内褶皱和断裂构造均十分发育。其中,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基底断裂是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特别是近东西向的铜陵—戴家汇基底断裂,形成了区内最主要的构造—岩浆—流体带,对岩浆的侵入作用、成矿流体的运移及成矿元素的迁移、活化、沉淀和富集起到重要作用(常印佛等,1991;翟裕生等,1992;唐永成等,1998;邓军等,2006);区内燕山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形成一套高钾钙碱性岩石(Mao et al. , 2006;吴淦国等,2008;Ling et al.,2009,2011;徐晓春等,2012),并形成了与其密切相关的铜官山、狮子山、新桥、凤凰山和沙滩角五大矿田,以斑岩—(层控)矽卡岩型铜金矿床为主要类型(周涛发等,2012)。图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矿床分布图及其成矿时代①襄樊一广济大断裂;②一阳兴一常州大断裂;③一郯庐大断裂图2 铜陵矿集区地质和矿产分布略图(据吴才来等,2003)R—第三系;K2—晚白垩世;K1—早白垩世;J3—晚侏罗世;J1—2—早中侏罗世;——中三叠世;D3—晚泥盆世—早中三叠世;S—志留系第二篇 自然地理特征铜陵矿集区位于安徽省沿江地区中部(皖南山区北部、属长江南岸的沿江丘陵平原),行政隶属于安徽省铜陵市和芜湖市繁昌县、南陵县管辖,是长江中下游的著名矿集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其地理坐标范围:东经117°42′00″一118°15′00″,北纬30°42′00″一31°07′56″。该区交通发达,东距芜湖市80km左右,东南与繁昌县接壤,西距安庆市90km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