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ppt

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内容回顾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一、西晋的国子学 二、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 第二节 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 一、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 二、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 三、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 四、私学发展 五、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三节 科举制度的建立 一、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 二、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第四节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一、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二 、论士大夫教育 三 、论家庭教育 第五节 韩愈的教育思想 一、“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 二、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思想 三、论尊师重道 四、论教学 第五章 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 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 第二节书院的发展 第三节私塾与蒙学教材 第四节朱熹与理学教育思想 第五节王守仁与心学教育思想 第一节 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了解识记) 一、科举制度的演变 (一)宋代的科举 发展阶段 1.地位的提高。宋初废止了两汉以来的察举制度,视科举为取士正途。 2.规模的扩展。宋太宗时开始大幅增加录取名额,此后,每届大体维持在三四百名的规模。 3.内容的改革。王安石变法时,废除帖经、墨义、诗赋等传统科目,必试经义,专用《三经新义》(诗经、尚书、周礼)取士。 4.时间的变化。宋神宗将科举改为三年一试,此后成为定制。 5.方法的变化。宋代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 (二)元代的科举 中落时期,但开创了以四书试士的先例。 第一节 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了解识记) 一、科举制度的演变 (三)明代的科举 鼎盛时期 1.正式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2.创立了以八股文取士的科举模式。 八股文由宋代的经义发展而来。又称制艺、时艺等,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辞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 (四)清代的科举 没落时期 制度与明代同,科场舞弊日益严重,科举制本身存在的弊病也日益显现。 随着科举的规模扩大、日益频繁和重要,以及科举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科举日益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同时明朝以进入学校作为科举的必由之路。因此,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科举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试内容,使得教育也以儒家经典为主,教育内容固定、僵化。这使得学校教育日益教条化,不求实学,在思想上成为科举的附庸。 宋初采取“重文轻武”的方针,施行“兴文教”的政策,把尊孔崇儒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同时支持佛、道教,使三教融合起来,互为补充。 表现:1、尊孔崇儒,提倡佛道;2、重视科举,重用士人; 3、广设书院,多次兴学。 (一)庆历兴学 由范仲淹主持推动,兴学措施有三:1.诏州县立学;2.改革科举考试方法,先策论,后诗赋;3.以胡瑗的“苏湖教法”为参照,改革太学。 (二)熙宁、元丰兴学 由王安石主持推动,主要改革有:1.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2.颁定《三经新义》作为必读教材和考试内容;3.设置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4.扩建和整顿地方官学;5.改革科举制度。 (三)崇宁兴学 由蔡京发起,主要内容:1.州县普遍设学,行三舍法;2.扩建太学;3.以学校取代科举取士;4.添设专门学校。 (四)三舍法(重点) “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 王安石兴学期间所创,熙宁四年在太学实施三舍法。将太学生员依学业程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生员初入学为外舍生,依次升舍,升舍均需考试,并需参以平时品行和学业。 蔡京将三舍法推广到州县学,自县学考选州学,州学生每三年考选贡入太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形成一个地方官学与中央官学相互衔接的学制。 由胡瑗开创。他在苏、湖两地主持州学期间,一反当时崇尚辞赋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的爱好和专长分斋而教,旨在培养“明体达用”的人才。经义斋主要学习六经经义,属于“明体”之学,主要培养比较高级的统治人才;治事斋分为治民、讲兵、堰水、历算等科,属于“达用”之学,以培养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官吏人才为目标,该斋学生可以主治一科,兼学其他科。 意义:苏湖教法导致了学风的转变,对宋明理学的产生起了先导作用;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 “积分法”是累积计算学生全年学业成绩的方法。始行于宋朝太学,至元朝国子学趋于完善,明清继承和发展了该方法。基本规则是每月考试一次,每次考试上等的为一分,中等的为半分,年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