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清水江苗族独木龙舟活动的文化习俗解析.docVIP

清水江苗族独木龙舟活动的文化习俗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水江苗族独木龙舟活动的文化习俗解析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清水江畔苗族独木龙舟活动的起源与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清水江畔苗族独木龙舟节的起源、龙舟活动的组织和竞赛以及龙舟的制作都有其特定的文化、礼仪和习俗。划龙舟活动的礼仪和文化习俗体现和诠释了清水江苗族同胞与天灾人祸抗争的勇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和对祖先的崇敬之民族精神。   关键词:苗族;独木龙舟;文化;习俗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195-02   苗族独木龙舟,苗语称为“量翁”“量用”或“翁熬”“用熬”,意译为“划龙”或“划水龙”。独木龙舟节主要流传于贵州省施秉县双井镇平寨村,台江县的施洞镇沿江两岸的苗族村寨(施秉俗称河边苗),是清水江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活动之一。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五月二十七日,清水江河畔的苗族人,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龙舟竞渡”节祭祀活动,祈求当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一、清水江独木龙舟的起源   独木龙舟的发源地平寨村位于施秉县南部,距双井镇人民政府驻地4公里,距县城所在地35公里,全村由5个寨组成,现有人口1 968人,431户人家,以苗族(河边苗)为主。   民国《施秉县志》记载了清水江畔苗家划龙舟时有先后顺序之分,即县城及胜秉分县城在五月五日下水,二平寨、铜鼓唐各苗寨则于五月二十四、五、六等日开始。同时记载了龙船用长木刳成,首尾具备,施以彩色,有较强的观赏性。清光绪《苗疆闻见录稿》一书中记载了苗人喜欢在五月二十日端午节这天于清水江上争斗龙舟;记录了龙舟的长度为五六丈,能容纳二三十人,由龙头、龙身及凤尾组成,以短桡激水。清乾隆《镇远府志》中记录了:清水江畔苗人于五月二十五日进行龙舟戏,选手猛站立在龙舟上划桨,非常危险。龙舟由大树挖槽,两树合并组成。龙舟长约四五丈,可容纳三四十人。以上史籍从不同程度和角度描绘了当时清水江苗族划龙舟的盛况,以及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流传至今,不知何种原因,苗族龙舟前置龙头,而后无凤尾。   清水江苗族龙舟节的起源在民间有三种不同的传说:第一种传说是在远古时期,龙王喝酒后走错了两大步,造成了洪灾,天公一怒之下将其劈于江中,导致无龙降雨,人间干旱成灾,人们为求雨水便将船划到清水江上敲鼓以向天公祷告,后来就演变成为划龙节。第二种传说是在巴拉河流域,古时有两父子来到江边打鱼,被龙发现了,儿子被恶龙抓走,父亲便火烧龙宫,并砍死恶龙,人们将浮于江中的恶龙尸体分吃了之后,九天九夜不见天亮。一天,有两母子来到江边洗衣服,孩子闲着无聊就将锤衣棒在地上拖来拖去,口中“咚咚咚”“咚咚咚”地学着锤衣棒敲打地上的声音,此时奇迹发生了,天慢慢地开了眼,恢复了白天和黑夜,从此人们重见光明。于是各村寨将木头挖为棒槌形状的船,敲锣打鼓地到清水江上庆祝,并且依各寨拣到龙肉的部位来决定划船的次序。由于平寨村民最早发现并分得了龙头,他们则在农历五月二十四日开始划龙,施洞居民第二天发现并分到了第一节龙身,因此他们紧接在施洞居民之后于五月二十五日划龙,塘龙、巴拉河苗寨村民依次于二十六日划龙,分得最后两节的施秉铜鼓和廖洞村民则最后开划,于二十七日才划龙。由此便形成了清水江平寨至廖洞一带的苗族划龙舟节。第三种传说是在远古时,平寨一小孩在长塘口边钓鱼,鱼钩挂住了在此游玩的龙崽的“龙袍”,被龙拖入水中吃掉了,其父亲洪天刚潜入江中怒杀龙崽为子报仇,吓跑了龙王家族,导致无龙降雨,天旱地裂。苗族祖先中的四个能人巴确、勾当、望波、勾雄想尽了办法,最后用吹芦笙划龙船的形式,才把龙王一家接回来。此后,规定每年都要用划龙船的形式来向龙王表示敬重和友好,流传至今便形成了今天的清水江平寨至廖洞的苗族独木龙舟节。这些传说都诠释了清水江苗族同胞与天灾人祸抗争的勇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民族精神。   二、清水江独木龙舟的制作文化习俗   龙舟的制作有其特殊的文化习俗,是进行独木龙舟竞赛以及龙舟节得以举行的关键。一是选树文化。制作龙舟一般以杉木为主。要求树没有被雷电击中过、没有被火烧过(表示该树没有受到过神的惩罚)、树木的树梢没有折断过且一样齐的杉树(表示家族团结齐心)。树木选定后,把先前准备好的青布和丝线缠在树干上,代表其子孙像麻线一样多。接着将准备好的酒和饭放在地面上,然后烧香烧纸、杀鸭取鸭血淋在树干上请“山神”“树神”和“地神”前来受献享用,表达出对神和大自然的敬畏。其次选龙头木,龙头木要用长三至五米的水柳木。如本寨没有此树,就要由寨上的寨老去有水柳木的人家去买,如果别人不愿意卖,按照当地的习俗就要在晚上去偷树(偷树的人一定要在树桩旁边放一些食物和酒水,以糯米饭、鸭为代表,以示对主人的尊重)。二是砍树文化。木材选好后,由寨上一位儿孙满堂知古礼的男性向树祈祷“保佑老少安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