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社会工模式.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滇池学院:朱宝雯 第一节、心理社会和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基本假设 第一、要了解和预测人的行为必须了解个人与整个形态中的所有人的互动; 第二、人类所生活的环境为一个系统,系统内彼此成员间的交互反应和相互影响,成为一个连锁反应。 第三、个人行为反应来自他对环境之知觉、认知和内在心理感受; 第四、个人出生时即具有独特的本能驱力和攻击性,并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独特之行为方式; 第五、个人对环境的认知是个人对环境的期望与事实两部分的整合; 第六、人之所以 会发生适应问题,是来自社会适应失败; 第七、如果矫正服务对象的人格成为一个开放系统,那么他的自我是可以改变和成长的。 3、实施的原则 第一、服务计划应随着对矫正对象了解程度的不同,以及“人在情景中”的改变而不断修正; 第二、提供社会心理服务应以个别化为原则; 第三、问题研判的焦点释放在矫正对象目前与过去生活功能表现与生活环境互动关系方面; 第四、重视专业关系的建立和运用; 第五、矫正服务对象要参与问题的研判和处置计划; 第六、直接协助矫正服务对象改变自己来影响环境。 4、主要治疗技术 直接治疗技术有以下几项: 第一,支持性的技术 第二,直接影响的技术 第三,探讨、描述与宣泄的技术 第四,反应性讨论的技术 间接治疗技术主要是针对矫正服务对象的环境做改善或修正。 主要技术包括运用直接干预技巧影响矫正服务对象环境中有关系的重要他人、重要系统及重要环境方面的工作。 二、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1、基本假设 认知行为治疗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改变矫正服务对象不良认知和行为的治疗模式。 认知行为治疗者认为引起人们行为人们问题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即人们对事件的认知,认知、情感和行为相互联系和影响。 认知疗法策略,在于帮助矫正服务对象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 2、治疗目标 1、改变错误认知或不切实际的期待,以及其他非理性的想法; 2、修正非理性的自我对话; 3、加强问题解决和对策抉择的能力; 4、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 3、社工的角色和任务 作为教练,社工应协助矫正服务对象懂得如何运用此种理论与技巧来检验本身各种认知改变与行为修正的成效。 作为伙伴,社工必须与服务对象共同探讨其思考运作的方式,并对其认知错误之处及修正目标与策略达成共识,以及透过协助矫正服务对象逐步养成正向的因应行为,提供示范作用促使矫正服务对象学习和规划适合自己的生活形态与行为模式。 任务: 第一,澄清内在沟通; 第二,解释认知行为的运作模式; 第三,指定家庭作业; 第四,强调体验学习; 第五,运用逆向操作; 第六,运用动态的思考和反思 4、介入策略 第一,辨认失能或扭曲的思考方式和想法,以及该想法如何导致负面的情绪和失调的行为。 第二,自我监控负面思考方式或自我对话。 第三,探索负面思考方式与潜在感觉和信念之间的关系。 第四,尝试不同的具有正面功能和不扭曲的思考方式类型。 第五,检验个人重新对自我、世界、未来的基本假定,在因应行为及环境调适上的有效性。 第六,当矫正服务对象的生活形态和行为模式一旦确立,符合日常生活作息的常规与要求,则目标达成,可以结案。 第二节任务中心模式和现实治疗法 这两个模式的共同之处即相信矫正对象对于问题的解决是有责任和自主能力的。他们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外在支配,人不应推诿自己生活的责任。而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也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 总体来说,任务中心模式的主要取向是为矫正服务对象提供短期有效的服务。任务中心模式旨在确认要解决的问题,认识问题的意义,并将之转化为可以了解和采取行动之任务,了解有哪些问题解决工作阶段和技术。 1、基本假设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人类是有自我意志的不是内在及外在操纵下的产物。人们的困扰来自于处理问题暂时能力的缺损,此困扰正是引发改变的动力。 人之所以有问题是因为能力暂时受到限制,而非病例因素所致; 解决问题的障碍主要是环境或资源不足; 人陷入困境时就会产生改变动力,但人有适应问题之本能; 人有改变的动力,但只想减轻困难到可以忍受为止,而非根本改变; 个人了解到有问题,且处于不平衡状态下,会使个人采取行动解决。 2、基本特质和原则 第一,经验取向。 第二,整合性。 第三,焦点。 第四,系统与脉络。 第五,短期性。 第六,合作关系。 3、焦点 第一,问题解决的焦点必须放在矫正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上,即焦点是矫正服务对象所认为的最重要和最能够去解决的问题,而非机构所认为的最重要的问题。 第二,为了保护矫正服务对象免于一直处于开放的、无止境的问题处置过程中和关系过度介入,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必须对问题进行切割。实际行动应该是部分的、有焦点的,要一个一个解决,必须把力量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