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高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ppt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 主要问题: 1、我国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名词术语:专业 人才素质 通识教育 培养目标 第一节 专业和专业教育的内涵 一、专业和专业教育概念 专业的内涵: 1.专业是中国、苏联等国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大体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课程计划或美国学校的主修,是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划分。 2.专业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3.从广义、狭义、特指三个层面理解: 广义的专业是指某种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一些特定的劳动特点。 狭义的专业是指一些特定的社会职业。 特指的专业是高等学校中的专业,它是依据确定的培养目标设置于高等学校(及其相应的教育机构)的教育基本单位或教育基本组织形式。 4.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用课程定义专业,揭示了专业与课程间的本质联系,比较符合美国高等学校中的专业的事实,但作为专业的定义来讲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一般观点: 广义的专业是指知识的专门化领域。 特指的专业是指当专业与培养人的活动相联系时,往往就成为一种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演变为一种实体,这个实体形成的依据是学科分类和社会分工需要,实体的任务是对高深专门知识分门别类地进行教与学活动。 高深是程度上的特点: 一方面相对于初等、中等教育尤其是中等教育而言,它是高层次的知识领域; 另一方面在高层次的知识领域中许多知识处于相应学科前沿,属于已知领域与未知领域交界的边缘领域。高深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向未知领域扩大、深化,使这种知识边缘不断扩展变更。 专门是知识领域组合上的特点: 高深知识并不是杂乱无章随便拼凑起来的,而是围绕着一定目标的有机组合,是以学科为依据,与职业相适应的高深知识的专门化领域。 专业形成的必然性: 专业的出现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 专业的出现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不断分化与综合的趋势密切相关; 专业的缘起还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密切联系。 二、专业的历史沿革 1.专业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大学的萌芽阶段。 孔子设立私学,其教学就有德行、言语、文学的分类,这可视为专业教育的先祖。 南北朝时期,宋明帝设“总明观”,分玄学、儒学、文学、史学四科,这是分科教育的开始。 隋代设国子学、书学、算学、律学等; 唐代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科。 古希腊时期,设有文法、修辞和辩证法。 这一时期的专业教育性质比较模糊,与现代大学关系不太紧密。 2.中世纪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明显的专业教育的特征。 1158年建立的意大利波隆那大学的前身就是一所专门整理、研究和传播罗马法的法律学校。 巴黎大学设有法律、医学、文学、神学四院,一度成为欧洲其他大学的榜样。 中世纪大学基本上都有医学、法学、文学、神学、教师会。由于僧侣是中世纪知识和思想的占有者,大学以培养大学教授、法官和高级僧侣为己任,以神学为主,兼修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七种自由艺术”。这一时期的专业种类还较少,专业面较为宽广。 3.18世纪欧洲产业革命的发生,促使大学专业也发生的相应的变化,增设近代科学,使自然科学成为主要学科。新大学不断诞生,围绕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培养为本地区服务的工程技术人才,如伯明翰大学设置了机械制造专业,利物浦大学设有建筑专业等。 4.20世纪初,高等学校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从学校类型看,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知识的增长速度加快,各种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专业学院纷纷诞生。 从学校层次看,除了传统的本科教育仍然保持其活力外,适应当地经济、科技发展需要的“初级学院”开始出现。其专业设置从农业到工业,从家政到商业,从医疗部门到服务部门等,都体现出所在地区的经济结构。 三、我国的专业设置与调整 1.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大学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效仿苏联设置的专业口径较窄,工科和师范专业发展较快,忽视了财经、政法教育。 2.“大跃进”和三年调整时期。 专业急剧增加,电子类专业的增加对我国科技的发展,新兴工业的形成和国防现代化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一时期,巩固和发展了一批新兴的学科专业,加强了一批薄弱的专业。 3.十年 “文革”期间。 对原有专业乱砍乱并,政法和财经类专业急剧下降。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新时期。 改变建国后长期存在的轻视文科的倾向。大力发展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争取到世纪末建成科类齐全,层次、比例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同时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拓宽专业口径。 我国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经验教训: 教育既要为经济发展服务,同时本身的发展又应受制于经济 “条块分割

文档评论(0)

wdyg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