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教基本理论(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三稿.ppt

第六章 教基本理论(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三稿.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教学基本理论 一、教学的内涵 (一)已有观点 1.教学等同于人的生活实践; 2.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全面影响活动,等同于教育; 3.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是传授和学习知识技能,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 4.教学等同于技能训练; 5.指现实发生的具体的教学,如学校里每天的上课。 (二)辞源 教学是由教、学两个字组成。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传授、效仿。 学:原为敩,觉悟也,指心有所得。 从辞源的角度说,教侧重于传授和接受(效仿)的行为;学偏重于内心的感受和所得。 综合来看,教学的基本含义是传授、效仿而心有所得。 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三)有教的学(刘庆昌) 教学,即“有教的学”,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形式,其特殊性就表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教师及其教的参与。 把教学界定为“有教的学”,既没有以教代学,也没有以学废教。 (四)教学中的两对关系 两种活动——教和学; 两种人——教师和学生; 1、教和学 (1)教: 由教师发出的、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教育行为的集合。 首先,教是教师的行为,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教的对象,教学内容和方法共同构成教的手段。 其次,教是教育行为。由教师发出的行为有许多,但只有具有教育意义的行为才与教有关。 第三,教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教育行为的统一,也可以说,教,指称一个教育行为集合。 (2)学 心有所得。主张学生的学不是孤立的学,而是有教的学。现实时空中的学,因教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3)教和学相互依存和统一 教学不是单纯的教,也不是单纯的学,也不是教和学的平行运动。教师及其教以学生及其学为存在的前提和依据,而学生及其学是在教师及其教的作用下进行的。 教为学服务;学制约于教;教最终依托于学。 2、教师和学生 教学是有教的学。教,是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提高的条件。 因而,教师的地位无论是怎样的情形,都是以有益于学生的学习为原则的;学生的地位无论是怎样的情形,都是教师依据教育目的确定的。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但不是对等,更不是相等。 (五)教学的组成要素 教师 学生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结果 自身看法 已有观点 辞源 有教的学 两对关系 组成要素 从“有教的学”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教学根本上是一种学习活动,学的主体是学生; 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有教”,教的主体是教师; “有教的学”,意味着在教学活动中“教”和“学”是无法分离的,教师和学生作为不同意义上的主体同时在场; 学生在教师的“教”之下学习,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的分类 (一)自在的教学和自为的教学 以“自觉程度”为标准 (二)非正式的教学和正式的教学 以“专门化程度”为标准 (三)个别教学和集体教学 以“教学组织形式”为标准 (四)现场教学和课堂教学 以“教学的场所”为标准 (五)单纯性教学和教育性教学 以“教学的价值色彩”为标准 (六)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 以“教学思想依据”为标准 (七)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学 以“教育阶段”为标准 (八)不同学科的教学 以“教学内容”为标准 (九)不同品质的教学 以“教学的品质”为标准 (十)经验性教学、反思性教学 以“教学专业化”为标准 三、教学历史 (一)教学形式的历史变化 原始人教学方法的特征: 1.教学在劳动和生产中进行; 2.内容简单,渔猎耕种采摘等生存技能; 3.没有语言文字,生产、生活的经验只能以人为载体,若欲传授,假以示范; 4.教与做结合,长辈一边教,一边做,晚辈也一边学,一边做。 1、示范的教学 示范,就是做样子给人看,供人仿效。 “示(示范)——仿(模仿)”结构,主要存在于“做”的领域。 2、言说的教学 “讲——听”结构。存于“说”和“想”的领域。 言说的教学的局限性: (1)内容多是间接经验,是在现实的生产、生活情境之外的知识,这就失去了示范教学所具有的情境性和生动性。 (2)教者主讲固然效率高,但学习者长时间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容易形成被动的学习心理,整个教学则容易成为注入式教学,容易使教学走向灌输的僵死局面。 3、启发的教学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南宋朱熹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预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在朱熹看来,愤悱之境乃认识的境界,而启发则是开意达辞之术。 程颐注曰:“愤悱,诚意之见于色辞也。待其诚至而后告之,既告之,又必待其自得,乃复告尔。”

文档评论(0)

wdyg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