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注热点时事 鲜活品德课堂[摘 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时事教育常常出现思想上轻视、行动上忽视、评价上无视的现象。热点时事有效融入品德教学是课程标准提倡的,所以小学品德课堂需要关注热点时事,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及时进行热点时事的相关教育,引导学生顺利融入社会生活,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关键词]热点时事 品德 课堂[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3-001抗战胜利日阅兵、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奖等,这些都是新学期开学后的热点时事。尽管教材上并没有相关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小学品德学科教师,必须关注热点时事,紧扣时代脉搏,积极挖掘适合小学生的热点时事资源,及时开展相关教育,鲜活品德课堂。一、小学品德课堂需要关注热点时事1.时事教育肩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使命《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这两个前后相衔接的小学品德课程标准针,对本课程的开放性特点分别提出“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事件”。因此,品德学科教师必须清楚认识到:教师要牢固树立使命意识,高度关注社会的热点时事,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适当将其引入教学之中。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的两个品德课程标准均提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素质”。所有这些文件,都是品德学科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结合热点时事,及时利用时事资源开展教育活动的要求,甚至已经被上级主管部门以行政性文件的形式明确下来。201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时事教育的意见》(教基一厅[2012]4号),意见要求:“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富有启发的方式进行时事教育……提高时事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此文件被各省市相继转发,进一步明确了品德学科教师所肩负的职责。一系列的行政性文件、业务性文件明确指出:时事教育的开展,既是品德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抓手之一。2.热点时事有效融入品德教学是课程标准提倡的品德课程的开放性特征决定了及时更新课程资源的合法性和必要性。由于品德教材并不能够做到每年修订,因此教材与国家发展状况相比较必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热点时事的时效性非常强,能够弥补教材相对滞后的缺点,可以及时补充和完善教材的内容,扩充学生的知识库和知识面,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互动性和有效性。热点时事的时效性强,相对于教材而言更加新颖、生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关心国事、家事、天下事,引发他们对于“时局”的关心,可以让他们在搜集材料、相互分享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求知欲,为学生逐步融入社会做好准备。3.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提出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的道德判断概括为三个水平,细分为六个阶段。如下表:小学生的年龄大约是6~12岁,在人的成长期中,这是一个人的童年期。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小学阶段的儿童主要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的阶段1、阶段2以及习俗道德水平的阶段3。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阶段1的水平,判断事物的标准是以避免惩罚和服从为定向的,对道德与否的认识是以能够得到奖励为尺度的。到小学的中高年级,学生的道德判断标准开始有所变化,进入阶段2,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道德,是以“他对我是否有好处”为标准的。进入阶段3的小学生基本上能够超越个人喜好和利益,从社会的角度去判断一种行为是否道德。在时事教育过程中,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启示我们:教师要尊重和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因此,品德学科教师要把握好热点时事资源的选择和尺度,对学生的道德思维和行为水平的预期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不宜拔苗助长。二、小学品德课堂时事教育的现状品德学科教师到底是怎样进行时事教育的呢?2014年8月,福建省教研室的高本光教师在他的一篇论文中指出:“小学时事教育仍处于一种有意识、缺行动、低实效的现状。”在实际工作中,目前小学品德课堂上的时事教育存在以下几种现象。1.思想上轻视――蜻蜓点水,照本宣科小学品德学科教师大多是兼职的,他们通常主要任教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然后任教一定课时的品德课,用于弥补其工作量的不足。由于这些教师还需要面对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考试压力,故而难免轻视品德学科,常常以教科书、教学参考为教学的主要载体,采用的策略就是照本宣科、蜻蜓点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