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基础知识复习(2016年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使用).doc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基础知识复习(2016年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使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生物上册基础知识复习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动物捕食、绿色植物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方式有:排遗和排泄,排泄的途径有人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和反射)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病毒除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的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及时记录。 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人口普查都是调查。4.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水分、温度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5.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①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时要用问句,并且以“?”结尾;②作出假设,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用陈述句,以“。”结尾;③制定计划,要遵循三个原则(对照实验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重复实验原则);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6.在探究“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这个实验中,设计实验时应注意:①设计对照实验;②控制单一变量;③实验材料达到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引起的实验误差)。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于光照不同引起的,应当除了光照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光照就是这个实验的变量。在研究一种条件(光照)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光照)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对照实验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简单判断对照组和实验组:要验证什么或者要探究什么,包含这个条件的就是实验组,与之相对应的是对照组。异常态、实验态,与正常不同的状态是实验组,常态是对照组。“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实验中,无变量(黑暗)的这一组是对照组,有变量(明亮)的这一组是实验组。应设计重复实验以减小实验误差。结果: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数据用语言表达出来。结论:是根据实验目的、变量、综合结果分析判断得出的理论。 7.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沙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很少、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海豹的皮下脂肪厚达60毫米等都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蚯蚓松土使土壤中空气充足;植物的枯枝落叶、动物粪便被细菌真菌分解,可增加土壤肥力、可改良土壤等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8.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个生态系统。 9.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10.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高级消费者。如:水稻→鼠→鹰。 1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的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越多,因为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1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14.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构成了生物圈。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15.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农田、城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显微镜的结构:目镜和物镜:能使物像倍数放大,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 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