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初唐诗歌 初唐诗歌概况 一、初唐诗歌在唐诗史上的地位 初唐是唐诗繁荣的前奏和准备时期,是南、北文风的合流时代,文坛的主体是“三代”宫廷诗人。可分为前50年和后40年两个阶段。 二、初唐前期 1、诗风: 主要是继承南朝宫体诗。 2、诗人主体:为前两代宫廷诗人 ⑴“太宗朝”的李世民、虞世南、杨师道(第一代) ⑵ “太宗、高宗朝”的上官仪(第二代) 3、诗歌内容 诗歌创作主要是应诏、侍宴、奉和、酬唱; 内容或描写宫廷及士大夫的优游生活,或赞美太平盛世及帝王的圣德,或咏史、咏物,虚饰有余而真情不足,甚至艳情充斥其中。 4、艺术上: 追求辞藻的典雅华丽,对仗的工稳巧妙,音律的和谐婉转,用典的恰切精当。 这时期犹如人生的学习时代,虽然作品缺乏真情实感,但积累了艺术经验,如四声的二元化、对仗的定型等,都是后来唐诗尤其是近体诗繁荣所不可缺少的。 二、初唐后期 1、诗风: 南朝文风的变革及其与北朝文风的融合时期 2、诗人主体: 诗坛主要是第三代宫廷诗人即“高宗、武后朝”的“文章四友”、“沈宋”,以及与宫廷关系密切的“四杰”、陈子昂。 3、诗歌创作特征: ⑴诗人:由宫廷官吏扩大到一般寒士; ⑵题材:由宫廷台阁走向关山塞漠; ⑶诗风:呈现刚健与婉媚融合,既有风骨又开朗明丽的新境界; ⑷形式方面:律体逐渐定型, 即在永明体及前50年发展的基础上,又解决了粘式律的问题,且摆脱永明诗人种种病犯说的束缚。 此外,王绩、王梵志、寒山子等诗风平浅质朴,是初唐诗歌的另类。 第一节 贞观诗坛与“初唐四杰” 一、贞观诗风与上官体 1.贞观诗风 ⑴特征:南、北朝文学由对立开始走向融合。 ⑵创作成员: 主要是以唐太宗及其群臣为中心展开,如李世民、虞世南、杨师道等。贞观诗风呈现宫廷化倾向 ⑶有融合南北文风的主张: 魏征《隋书 ·文学传序》对南、北文学不同艺术特色有清醒认识,提出 “各去所短,合其两长”的文学主张,这是贞观时期唐太宗及其史臣们在总结历史经验时形成的对文学发展方向的一种共识。 ⑷创作上的新变 由追求刚健质朴到追求声律藻章: 一开始多述怀言志或咏史之作,刚健质朴;但不久即以酬唱、咏物为主,诗风趋向南朝。 2.上官体 在贞观诗坛的后期,介于贞观、龙朔之间,出现了一位重要诗人上官仪,形成一种诗风“上官体”。 上官仪诗的题材内容还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 但属对工切和写景清丽婉转、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 风格“绮错婉媚”,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他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的浮艳雕琢; 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 二、初唐四杰的创作特征及其诗歌主张 (一)四杰生平及创作 王 勃(650-676) 27岁; 杨 炯(650-694) 45岁; 卢照邻(634?-689 ) 56岁; 骆宾王(623-684?) 62岁。 关于“王杨卢骆”的称呼 他们都是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的诗人。 他们所处时代相仿,大都生于高宗、武后年间,他们在青少年时代就展示出较高的文学才华。 卢骆早于王杨,“王杨卢骆”之称,可能依据当时人们对他们诗歌的认可。《新唐书·文艺传》:“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 他们都命运坎坷,政治上都很不得意,四人中有三人死于非命。四杰身后也很可怜,王骆两族被灭,杨卢无子嗣。 “四杰” 所作诗文未脱尽绮丽习气,但反对齐梁以来的浮艳文风,主张革新,作品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亦较清峻,初具雄伟气势,对唐代文学风气的转变起了一定的作用。 四 杰 擅长诗体 代表作 王 勃 五 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滕王阁序》 杨 炯 五 律 《从军行》 卢照邻 七言歌行 《长安古意》 骆宾王 七言歌行 《在狱咏蝉》 (二) 四杰的成就: 1、诗境上: 歌行在卢骆手里“从宫廷走到市井”(卢照邻《长安古意》); 五律在王杨手里“从台阁移至江山塞漠”(杨炯《从军行》)。 2、重视声律; 3、讲求骨气: 如《从军行》慷慨豪迈;《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悲酸之态,爽朗超脱;《在狱咏蝉》有寄托。 杜甫《戏为六绝句》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四杰作品选读 在狱咏蝉 (作品选P15)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一)解题 诗作于凤仪三年(678)秋,骆宾王为侍御史时,“数上书言天下大计,后(武)曌怒,诬以法,逮系狱中。” 即骆宾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