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 室内主要污染源的处理 (2)铺垫隔离层 若必须在氡释放潜力较大的地方建造房屋,就需要合理地处理地基、铺填隔离层,可阻止一部分氡进入室内。例如,0.3 m的填土可使氡释放率降低80%。 (3)自然或强制沉积 氡子体是带荷电的,这使得它们能黏附于气溶胶颗粒表面,也可沉积到建筑物表面,从而减少暴露。当气溶胶颗粒浓度大于105个/cm3时,沉积到建筑物表面的氡子体占总氡子体的4%;而当气溶胶颗粒浓度小于103个/cm3时,该比值为86%。氡子体沉积到墙面上的能力高于沉积到地板和室内物体的台面上的能力。沉积消减氡子体暴露的实际应用包括:使用天花板和HVAC(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设备来降低氡子体暴露;选择强制空气供暖系统替代辐射传热系统;减少颗粒产生,如限制吸烟和控制室内灰尘等。 2.3 室内主要污染源的处理 某些建筑材料会释放氡,如某些矿渣混凝土砖的镭和氡释放水平就比较高。各种密封剂的氡释放消减率见表2.1。 (4)设置扩散屏障和涂覆封闭剂 表2.1 氡密封剂的消减性能 密封剂 氡释放消减率/% 密封剂 氡释放消减率/% 聚乙烯板 78 环氧树脂涂料 49 胶乳涂料 32 墙 纸 51 (5)防止土气(氡气)进入室内的地下建筑物设计和施工 通过合理设计和建设地下室、水泥地板和管廊等地下建筑,可有效地防止土气进入室内,如图2.1所示。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①在水泥地板下面铺设150μm厚的聚乙烯薄膜防渗层。 ②浇注地板时,一方面以防止地板、柱脚等处出现较大的裂缝;另一方面,地板浇注后要覆盖保湿层,保持地板处于潮湿状态达数日之久,以最大限度地减小水泥收缩和地板裂缝。 2.3 室内主要污染源的处理 图 2.1 减少氡进入室内路径的方法 * * 资料整理:KLC风淋室|KLC高效过滤器 控制室内空气污染源是解决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国内有关室内环境标准、技术规范的编制思想体现了这一思路。在实施污染源控制时,不仅要关注污染源的释放强度,更要关注污染源的释放总量。 概述: 第二章:室内空气污染源控制技术 避免或减少室内污染源 2.1 绿色技术及其应用 2.2 室内主要污染源的处理 2.3 第二章:室内空气污染源控制技术 2.1 避免或减少室内污染源 2.1.1 避免或减少污染源进入室内 避免或减少污染源进入室内的有效手段是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生产资料、建筑装饰材料、工作设施、生活日用品等环保物品,并采取措施,减少室外大气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工业生产方面,用无毒原料代替有毒原料,能够从根本上防止有害物;我国在开发应用绿色环保型建筑装饰材料方面,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新型无污染的环保建材生产技术。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低污染的建筑材料,并控制材料的总用量;在设计空调系统时,新风进口远离停车场、冷却塔、排风口等地方,尽量将新风进口设在空气清新处。另外,国家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使用者采用环保材料。 2.1 避免或减少室内污染源 2.1.2 实现清洁生产及施工 在生产、施工等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采用新技术,能有效地解决防尘、防毒问题。例如,用湿式作业代替干式作业,可以大大减少粉尘的产生;利用无氰、无汞工艺可以解除氰、汞等剧毒物质的危害;产品(材料)在使用前进行工艺性处理:如用40℃温度下烘烤,可大大加快甲醛的释放,或将其产品放置在空旷通风处一段时间后,再投入室内装修;在建筑装饰过程中,采用低甲醛、VOC含量的黏结剂等清洁施工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甲醛、VOC的释放水平;在微生物控制方面,可以将有助于微生物生长的材料等进行密封,对施工中受潮的易滋生微生物的材料进行清除更换等。 2.1 避免或减少室内污染源 2.1.3 降低污染源的影响范围 当无法避免室内有害物的产生,则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有害物在室内的扩散,以减小影响范围。例如,利用隔离、密闭、局部排风等方式,将室内局部地点产生的余热、风尘、有害气体或蒸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直接或经过处理后排至室外,从而有效降低其他区域的污染量。 2.1 避免或减少室内污染源 2.1.4 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 在实际生产、生活等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事件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因此,应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个人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建立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生产操作规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理等),规范个人行为;强化管理,对违规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 2.2 绿色技术及其应用 2.2.1 绿色技术与绿色建筑 1.绿色技术概述 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以高消耗、高排放、易污染为特征的现代技术,奉行“人类中心主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6月8日上海市税务局遴选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水浒传读书分享.pptx VIP
- 老旧小区电力线路改造方案.docx VIP
- 2025年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精编答案.docx
- 杭州西奥电梯XO-CON8642调试说明书.pdf
- 2024年1月27日苏州市税务局遴选公务员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课件)全国通用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pptx
- 2025年湖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卷及答案(共八套) .pdf
- 2025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非谓语动词课件 (共49张PPT).ppt.pptx VIP
- 2024年1月21日安徽省阜阳市税务局遴选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