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自己的文化家底.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白自己的文化家底读了钱江先生主编的《百人千书》,感激、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心底里冒出一句话:向钱江先生和他的团队致敬。《百人千书》包括了《书目初编》和《书影选编》两个分册,是钱江先生和他的团队,对从1898年到1949年间,无锡教育著作,尤其是教材的整体性搜集和梳理。他们利用自身的地域优势,又借助当代信息网络技术,历时三年,搜集了2080种无锡教育著作,查核了这些著作的编著者、译著者和校对人等共400多。他们又对这些著作,从编撰出版的时间、教育著作的内容、学段、学科,编创者的职业、人物关系、学术背景,以及著作的特点和对当今的影响等多个维度,作了全面、具体、深入的梳理、分析。这是一项研究,是一项工程,其艰辛和努力是可想而知的,其研究的品质和态度是值得大书的,值得大家学习的。我深以为,这项工程填补了无锡教育史,乃至更大区域范围研究上的一个空白,形成了历史上无锡教育专著的地图,而且形成了一个谱系。说其是地图,因为他们对教育著作的地域、内容、人物格局作了梳理,清晰、明确;说其是谱系,是因为他们还对教育著作的来龙去脉等一些关系作了分析,勾勒出诞生与发展走向的图景。这项工程,不仅影响当今无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推动课程教材教学改革、创新,而且也对苏派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作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苏派教育为此丰富了不少,特色鲜明了不少。透过这些,钱江先生他们的研究,还有更深刻的意义和独特的价值。这些意义和价值用一句话来概括还是比较恰当的,那就是:做一个对自己文化家底的明白人。自己的文化家底,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它是我们的魂、我们的根。知道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家底,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使命,是做一个明白人最基本然而又是最重要的要求。遗憾的是,当下还有不少糊涂人,对自己的文化,对自己的家底不清楚。不清楚,感情上便多少会被打折扣,传承的责任感、使命感也会慢慢淡去。对自己的文化家底了解,实质是对自己的灵魂,对自己的精神家园负责任、求自觉的表现。无锡的教育著作,是无锡教育人,甚至是整个无锡人的文化家底。钱江先生他们的这项工程,正是通过寻找资料,来寻找理由,缩短古今的精神距离,消解精神对话的隔阂,增厚现代人进行精神创造的文化内涵。阅读这些书目,我们仿佛看到了无锡那段历史的教育图景,触摸到无锡那段历史的教育文化的脉动,进而反观当下:如今,我们该做什么?怎么做?究竟为什么要做?当然,钱江先生他们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从当年的教育著作中找到源头,也找到办法,在课程改革、教材建设中做我们应该做的,而且要做得比过去更好。如果对无锡的教育著作作些剖析,我们会得到以下重要启示。其一,课程、教材建设要深植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土壤中,但又得持开放的心态。无论是《蒙学全书》,还是《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无论是中华文库、中国文化史丛书,还是新时代史地丛书、黎明乡村教育丛书,等等,都是在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长出来,但又与世界教育的潮流相呼应。无锡的教育在历史上就是开放的,面向世界的。今天,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坚守自己的文化,也没有任何理由不向世界开放。其二,教材建设必须以课程为背景,建立课程概念。钱江先生在他的自序中说:江苏无锡三等公学堂为适应1922年的新学制,参与了新学制教科书的编写;三十年代初期,又参与了“新课程标准”和“修订课程标准”教科书的编写。那时的教科书编写就有了课程的语境,因而视野比较开阔,定位也比较准确。如今的教材编写怎能忽略课程呢?教材是课程的一种形态,也是课程的载体,今天的教材理当应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其三,教师和具有资格的大家都能编写教材。他们是教材的创造者,历史已证明了这一点。今天,我们更应勇敢地破除、编写教材的神秘感,增强自信,在教材的研究与创造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不过,历史还告诉我们,教科书又是那些“大家”们编写的。钱江先生说:他们中间不少是著名的大家,久负盛名。他们将自己的教育心得、实践智慧、理论学术化作文字,存入了历史。大家与“大家”们的合作,教材才会更加繁荣。其四,教材应形成自己的特色。《蒙学读本全书》由俞复、丁宝书等执笔,丁宝书绘图、杜嗣程缮写,有书画文三绝之称。特色是教材质量和水平的应有之义,也是教材能存活与发展的生命。所谓特色,还包括教材的品种,教材所指向的知识领域。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无锡就有了被译为《海国妙喻》的《伊索寓言》,有《中国寓言初编》《锡金乡土地理》,甚至还有《农具学》《法律医学》等。不同领域的教材,也反映了那时各种各类教育都在发展,以及教材所起的推动作用。以上只是对我体会的初步概括。仅就这初步概括来看,钱江先生他们对今天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做了一件大事、重要的事、好事。谢谢钱江先生和他的团队,建议该项研究继续深入,让我们大家都做自己文化家底的明白人,去继承、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尚荣,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